曾伟戈
惠州市惠台学校 516006
摘要:所谓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性、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目前主要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等。我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校情,摸索出一套既从学校出发,又服务于学校的德育模式,我们称之为校本德育模式。它综合了认知、体谅、社会模仿和价值澄清模式等四种主流模式的特点,教育效果显著。
关键词:诚信教育,德育,模式
一、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是情的基础,情又影响知的提高,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目的,所以知是基础,情是动力,意是保证,行是关键,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指导行,行促进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和向导,反过来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认识的深入发展。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进步更快。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二、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考虑,我校倡导“晓之于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于行”的品德教育模式(简称德育模式),在掌握知识、明白道理、激发感情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方法。“明理”后“导行”,让知识指导行为,“动情”后“导行”,唤醒情感激发行为,然后通过周而复始的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巩固行为,培养习惯。
一般分四步走,第一步:“知”,旨在让学生提高认识;第二步“情”,旨在陶冶学生情操;第三步“意”,旨在磨练学生意志;第四步“行”,旨在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基本模式:以“诚信”教育为例(下面作扼要的阐述)
因“诚信”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故学校把它作为主要的德育内容之一来抓。
(一)知——晓之于理(参考皮亚杰、科尔伯特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强调德育在于道德认识。)
1、析词义:
《说文解字》 中对于“诚信”一词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由此可见,“诚信”一词的本义就是:诚实、诚恳、守信、有信。从造字来看,‘诚’从言从成,就是人说话一定要诚实,心想的事情才能完成。‘信’从人从言,人的语言要让人相信,否则就不是人语是妄语,就无根基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就是诚信。
2、讲典故:
关于“诚信”的典故成语故事就有:《曾参杀猪》《立木为信》《一诺千金》。
3、学名言:
中:(1)民无信不立。——孔子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外:(5)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6)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8)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通过讲学结合,增进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
(二)情——动之以情(参考彼得?麦克费尔的德育模式,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国旗下专题动员讲话
通过国旗下讲话,并充分利用校园各种载体,如: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组织观看有诚信教育的影片等方式,积极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2、主题班会
以《认识诚信,反思身上不诚信的行为》《诚信待人,诚信做事》
《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对待父母》《诚信立身,诚信处世,做诚信之人》等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充分讨论,深刻理解。
3、主题演讲(征文)等比赛
开展主题演讲、征文、读书活动、手抄报等比赛,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
(三)意——持之以恒(参考拉斯、西蒙、哈明的道德价值观辨析论,强调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赋予理性的价值选择。)
1、立志:学优——诚信标兵评选(评选诚信个人和诚信小组)
2、立学:争先——小手牵大手“三个一”活动(由学生向家长进行一次“诚信”宣传、共同做一件诚信的事、写一篇感想。)
3、立德:信用评价——实施信用记录考核
建立一生一档的“诚信档案”,把学生初中阶段在校内外的信用不良记录登记在案,作为毕业时的综合素质考核。
(四)行——导之以行(参考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强调在观察他人行为中进而体验学习。)
1、立言:宣誓签名活动
誓词:“我宣誓:我愿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学生;坚持诚信立身,诚信立学,诚信立言,诚信立行;保证遵守校纪班规,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刻苦学习,模范践行《行为准则》;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2、立行:创设情境体验
如在校园设立诚信书吧、诚信雨伞等,学生自借自还;实行诚信考试,无人监考等活动。通过各种情景体验来锻造学生的诚信,把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也可以从中发现有偏差的学生,进而更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
3、立规:讨论和制定诚信行为准则
在学生参与了一系列关于诚信的活动后,再次召开班会,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引导学生建立愿意遵守的班级诚信公约,把诚信外化为自觉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