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敏
零陵区委党校 湖南省永州市 425000
摘 要: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针对永州“宅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引发问题的原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力求为居民生活在疫情结束后经济恢复正常以及“宅经济”发展迈入正轨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疫情;宅经济;问题;发展对策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经济短时间内也因此停滞不前。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期,举国上下,全民不外出,当疫情防控取得突破性胜利后,企业逐渐复工、复产,“宅经济”成为常态化。然而目前我们足不出户下的生产活动及消费活动需求并不符合“宅经济”的发展速度,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现阶段“宅经济”的发展背景
今年我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远程办公、生鲜配送需求增长较快,“宅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可是由于疫情出现得十分突然,人们被迫不得不待在家里从事一些生产活动或消费活动,然而“宅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全面化、均衡化,换句话说,“宅经济”下的各项需求与其本身的发展速度之间并不匹配,从而引发了一些问题。
二、永州“宅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永州“宅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概括来讲,永州市“宅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一线城市以及其他发达地区,不仅经济规模有限,发展基数偏小,而且发展结构失衡,停留在刚刚起步阶段。可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发展落后的地方恰恰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专家推测,我国“宅经济”规模约达到60万亿元,在不久的将来,“宅经济”规模可能会突破2500万亿元大关,可见“宅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永州“宅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
永州市“宅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得益于疫情的出现,随着疫情防控效果越来越明显,“宅经济”增长幅度有所减小。如疫情防控后期,永州市快递行业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变慢,而且生鲜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也有所下降。
三、永州“宅经济”发展凸显的问题
(一)永州“宅经济”发展的信息设备配套不到位。
很多永州人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能够熟练使用京东、淘宝等购物平台,还经常使用饿了么、美团等美食平台,但也仅限于此,大部分人并不了解或使用其他软件,即永州居民的软件配套设施落后,尚未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活工作软件体系。
不仅如此,硬件设施水平也不高,永州市居民主要利用电脑和手机两款电子设备进行生产或消费,对于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信号较差,导致居民在家生产、消费的效率偏低。
(二)永州“宅经济”发展的物流建设不够完善。
从目前来看,永州市物流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物流行业规模持续扩展,整个物流系统越来越完善,可是由于“宅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物流行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物流园区规划不合理;发货速度有待提升;物流设备标准化水平较低;企业设备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物流服务效率不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专业化物流人才等也是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
(三)永州“宅经济”发展存在消费者难以维权的问题。
首先,部分APP违法收集用户信息。“宅经济”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移动互联网应用,用户经授权之后才能使用该应用,可是大部分APP收集用户过多的个人信息。
其次,有些商家没有形成良好的自律观念。“宅经济”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但是经营效率却很高,由于交易场所发生在虚拟环境中,这为商家失信行为提供了温床,“宅经济”领域商家良莠不齐,差别很大。
最后,消费者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宅经济”下的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由于消费者难以举证,导致消费者必须承担起高额维权成本。
四、永州加快发展“宅经济”的建议
(一)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技术研发
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或者发放补贴的方式为“宅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重视信息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宅经济”的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打通物流链条,保障供应顺畅
面对“宅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必要成立智能物流中心,尤其要关注分类运输的发展,优化居住区、产业园区以及商务区的商品快递公共设施,适当增加农村网络代收代购网店,另外,还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为“宅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人才保障。
(三)建立信用体系,引导诚信经营
要想推动“宅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一旦网络经营者做出失信行为,要依法对其进行惩戒,使各个网络经营主体自觉诚信经营,远离不法行为。
(四)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经济活动
首先,要颁布专门的,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为“宅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鼓励。要进一步细化法律法规中关于支持“宅经济”发展的规定,不能过于笼统。其次,要颁布实施惩戒不良商家的法律法规。
五、结语
永州市相关部门要对“宅经济”的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引导“宅经济”健康发展。可以学习其他地区发展“宅经济”的做法,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宅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引导“宅经济”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既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使“宅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化、一体化,从制度上保证“宅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大众了解更多有关“宅经济”的技术、应用、消费、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并使其更加关注这些信息,从而积极参与创建“宅经济”健康发展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清娟,孔雪.新冠疫情与中国产业变化趋势[N].上观新闻,2020-02-20.
[2]国研智库研究部项目组.新冠疫情下的危与机:背景、影响与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20.
[3]白永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应对措施[J].区域经济评论,2020(02).
[4]郑安琪.数字经济消费领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展望[J].互联网天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