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议心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教育和体育局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愉悦性的教学,引起一线教育者的密切关注。而对于幼儿来说,快乐是生活、学习的源泉,对于教育者而言,轻松是教学的主旨和核心,只有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灵活地组织游戏教学,才能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幼儿真正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最大化地开阔幼儿所接收到的范围,帮助幼儿领略到所学内容的真谛,品读出快乐,感悟出知识的内涵。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有效的游戏教学,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学习、实践的资源,多角度开发游戏中的内容,把握住游戏教学的主旨,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机统一。提高幼儿的生活、学习和实践效果,以满足幼儿的内心需求,达到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开发。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龄前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目前我国学龄前教育主要侧重游戏为主,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开始融入区域活动。创造一个可供幼儿活动的范围,能够让他们的自主性大大提升,并促进创造能力的自由发挥。
1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教育观念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教育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你说我学。幼儿教育也没有在原地踏步,区域活动作为近几年提出的全新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就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问题,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活动区域现代化范围浓厚,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完全依赖于现代化的器材,不利于幼儿自主实践能力的发挥;一般情况下都是经由教师帮幼儿选取活动范围和活动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利,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发挥。例如教师在进行某项教学任务时,为达到教学目的,借助区域活动来实现教学计划,在规定的范围内选取幼儿的活动区域,并给出相应的学习目的,这就让幼儿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下去幼儿会丢失游戏的乐趣;在区域活动内材料过少,幼儿不能从区域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就不能发挥出区域游戏活动真正的作用。
2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2.1构建良好的游戏环境
因校园规模小或每班幼儿多等原因导致的游戏空间缺乏问题,并非哪个教师甚至是学校能够解决的事情。但即使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幼儿园及教师仍然必须在现有条件下为幼儿构建良好的游戏环境。做到这一点,除了对现有空间进行合理划分之外,游戏空间的设计与装饰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幼儿园中班以传递团结友爱主题为主的故事《三只蝴蝶》,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故事剧表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场地布置,一组专门制作栅栏,一组专门剪鲜花与小草用于装饰栅栏,一组专门制作白云,还有一组每人画一幅草地图画贴在墙壁上,一组制作蝴蝶头饰,等等,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完成装饰环境的任务,团结友爱的主题在准备阶段就有了很好的体验。游戏过程中,还可以播放配乐故事的音频。在这个亲手构建的表演环境中,头戴蝴蝶头饰的小朋友们穿着和头饰颜色一样的花衣裳,整个身心都是舒畅的。
2.2组织精彩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一个游戏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能够让学习者品读出不同的信息。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项目,也是延伸游戏的重要途径。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性的游戏活动,多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知识的学习过程。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料,从不同的渠道,鼓励幼儿去参加活动,能够认识到实践活动的价值,促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之情,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比如在折纸游戏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彩纸,然后以小组教学的形式,把幼儿组合起来,折叠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进行评比。把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出来,接着分享折纸的经验,懂得珍惜,明白劳动的真谛。在折纸游戏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足够的趣味,并能拥有自己的杰作,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实现情感的升华。
2.3教师素质专业化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性和有效性的保障。我园通过多渠道培训,多方式教研,多平台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和教师观,了解儿童的学习发展规律,理解游戏在儿童的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师设计与驾驭课堂的能力,保证每一节集体教学活动都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具体做法有:一是加大园本培训力度,学《指南》《纲要》,开展“认识快乐与发展课程的基本思想”“如何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二是通过听评课、问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三是通过每周的学习日、教研组、网络等各种平台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2.4丰富教学材料
幼儿园及教师应该为幼儿准备充足的、丰富的、质量过硬的、更新快的游戏材料。由于幼儿的思维方式仍以形象为主,所以投放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使材料的颜色或者状态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为小班的幼儿准备不一样的卡梅拉或者小猪佩奇丛书,为中班幼儿准备七巧板和捡方块玩具,为大班幼儿准备种植材料,等等。此外,要保证材料充足、丰富、质量好,保证材料的更新速度,并不一定要增加支出,废物利用并且经常组织幼儿自制游戏材料,不仅投入小,更能锻炼幼儿的动手及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合作意识,增加趣味性,一劳多得。充分利用这一点,材料的更新换代就不成问题。例如,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大班幼儿做抽屉整理游戏。准备几个小抽屉,里面散乱放着几个小盒子,几块小积木、几张纸和彩色笔、剪刀、胶水,再发给每人一个小围裙和一块小抹布。游戏程序是先戴好小围裙,将抽屉里的东西取出,浸湿抹布擦抽屉,等待抽屉晾干期间,用纸、笔、剪刀和胶水装饰小盒子,最后将这些东西装进盒子,将盒子装进抽屉重点是看哪个小朋友取出物品时摆放整齐,擦抽屉过程最干净,装饰的盒子最漂亮,最后收拾得又整齐又快。
结语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儿童及其教育研究还存在一种浪漫主义的取向,童年的幸福与体验、童年的秘密、游戏精神的原始动力等诸多充满情怀的词语都呈现在对儿童的研究上,幼儿一个偶发或者在成人看来缺乏明确意义指向的活动都会被解构成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将游戏精神等同于儿童精神,将童年构建成一个神圣、美好、充满童话的自由王国。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智慧,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娟.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9(4):4.
[2]孙艳.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9(46):193.
[3]谢梦怡,张新立.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学问题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