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   薛龙岗
[导读] 现如今国家和社会逐渐重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薛龙岗
        重庆市大足区双路中学 400900
        摘要:现如今国家和社会逐渐重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教师为了提升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的方法,针对他们的差异化进行教学。本文主要对关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思考
        引言: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开始加大对教育的研究,自从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政策之后,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接触到相同的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数学公式比较多,有些概念使得学生在短期内难以理解,教师为了帮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那些难懂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采用分层教学,引导他们全面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全面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使得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改变自身的学习态度,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促使教师完成自身的新课改教学任务。
        二、在初中数学采用分层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不同,开始加深了理论的难度,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不同,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以往一种教学思路,对那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很难消化当堂的数学知识,日积月累下来跟不上教师的数学教学步伐,导致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出现一种越学越难的情况。教师在传授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采用分层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那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更好接受难懂的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学需要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板书的形式,告诉学生相关的数学公式和做题过程,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以为自己学懂了这方面的知识,结果在做题的时候,碰到类似的题目,却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因此教师采用分层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明白那些理论对于自己来说已经全部掌握,哪些理论还存在缺陷,从而进行查漏补缺,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自身的学习重点,在短期内快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
        3、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以往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主要是由教师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很少发言,与教师和其它同学的互动次数比较少。

教师如果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能够指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其它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激发他们自觉进行学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意识,也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各自身上的优点,改善以往的学习方法。
        三、初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的措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初中数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办法,第一个步骤就是要通过学生以往的数学成绩单,分析他们的数学基础,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小组的形式,然后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分组时,只需自己知道学生的数学能力即可,不要在班级上指出分组的原则,这样容易打击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一元一次方程”时,由于学生在小学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将班级学生分好组,然后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制定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能够使得班级全体学生都充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和做题策略。
        2、任务分层
        每个班级的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基本上都不同,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结合班级学生的数学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任务,避免自身制定的任务过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数学压力比较大,从而影响他们积极进行学习,也以防制定的任务过低,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例如,当教师讲到“实数”时,可以根据班级的现状,制定两种不同的教学任务,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学会相关的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相关概念和做题方法即可;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实数的基础理论上,讲述不同的做题技巧,加深题目的难度,指引学生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拓展自身的学习潜力。
        3、提问分层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存在差异,教师在初中数学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数学课本上的内容,拟定难易程度不一样的问题,给每个小组布置不一样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解决。例如,当教师讲到“勾股定理”时,可以针对那些数学比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基础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查找资料和交流就能解决;对于那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让他们在小组中通过发动头脑风暴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仅能够从整体上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还能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觉学习、团结合作的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数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时,要全面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情况,然后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端正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提高其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庆邮.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2(1).[2]曹才翰.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