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娟
山西大学文学院
内容摘要: 音韵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同时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训诂学》、《方言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就音韵学对上述学科学习的重要现实意义作了浅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学习音韵学谈了几点浅薄之见。
关键词: 音韵学;汉语言文学;作用;方法
音韵学作为研究汉字读音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科学,有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术语和著述,它以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古人分析汉语语音的方法为研究对象,对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他课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训诂学》、《方言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身为初学者的我们,只有在学好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踏入音韵学的初阶。
1.音韵学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习的作用
1.1音韵学对学习古代汉语的作用
在对古代汉语学习过程当中,我们会碰到诸如缤纷、匍匐、蟋蟀、崔嵬、差池、辗转等一些复音词,古人称这类双音单纯词为联绵词,而在这些联绵词中,前后两字大多都具有一种双声、叠韵的关系。如上述的“缤纷、匍匐”是双声联绵字,即前后两个字具有双声关系。“缤”,上古音为傍母、真部字;“纷”,上古音为傍母、文部字,两个字的声同但韵不同。“匍”,上古音为並母、鱼部字;“匐”,上古音为並母、职部字,两个字的声同但韵不同。
1.2音韵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
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据绝大多数。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形符与该形声字的意义相联系,声符与该形声字的读音相联系。但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从现代汉语语音的角度,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与该形声字声符的读音己经相去甚远,如果不懂得相应的音韵学知识,就很难理解。“江”是一个形声字,其声旁为“工”,但从现代汉语语音的角度来看,“江”的读音与“工”的读音差别很大。学习了音韵学知识以后我们便不难理解,“江”字在上古音中为见母、东部字,“工”字在上古音中亦为见母、东部字,二者的读音完全相同,因此“工”是“江”的声旁。再如“河”是一个形声字,其声旁为“可 ”,这即是因为在上古音中“河”为匣母、歌部字,“可”为溪母、歌部字,因声母喉音和牙音旁转可通,二者读音非常相近,因此“可”是“河”的声旁。
1.3音韵学对学习训诂学的作用
掌握音韵学的相关知识对训诂学的学习很有帮助。古书里的应用文字,关于某种意义,往往不用“本字”表示,而用“假借字”来替代。王念孙指出:“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说的就是音韵学知识在训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列子·汤问》中言“河曲智叟亡以应”,此句中“亡”通“无”。通过学习音韵学,我们知道其依据在于阴阳对转。语音是变化的,韵尾对韵母由保护作用,当韵尾丢失时,韵母便会高化,因此“亡”是“无”的通假字。
1.4音韵学对学习方言学的作用
学习方言学必须明了古今语音演变的规律,否则就很难认识纷繁复杂的方言现象。
比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家”的读音为[t?i?55],而南方很多方言却说“家”为[k?55]。我们在学习了音韵学知识后就能理解其中的缘由。“家”字在中古为假开二、平声、麻韵、见母字,韵母发音不带i介音,声母为k。因此南方很多方言中读“家”为[k?55],正是“家”的中古读音在现代汉语方音中的保留。
1.5音韵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作用
掌握音韵学的相关知识,对学习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很有帮助。这首先体现在了解每种诗体的平仄规律,对辨析诗体有很大帮助。如杜甫的《望岳》是一首五言诗作,偶数句收尾字全用仄声字“了”、“晓”、“鸟”、“小”,不合近体诗只押平声韵的用韵规则,因此这首诗非近体诗。而《山居秋螟》就属于较为典型的五言近体诗,其中的“秋”、“流”、“舟”、“留”,《广韵》同属“尤韵”。绝句只有四句,它的平仄和押韵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除了句数,平仄和押韵和律诗都相同,如柳宗元的五绝《江雪》押的是入声韵,四句成诗,平仄符合七律的规则。
2.音韵学的学习方法感悟
学好语言学常识是学好音韵学的基础。首先,我们要学会用音标来记录语音。音标是记录语音的符号,世界上各种拼音文字所用的字母,都可以用来做音标符号。我国的汉语拼音字母,能拼写普通话的语音,用来记录方言和描写古音,便会感到不够用。学习汉语音韵学,应采用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国际音标”来记音。在音韵学的学习中,清音和浊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学会区分。清音就是不带音的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颇动。浊音就是带音的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分辨清浊音的方法常用的是把手指按着耳孔,如发音时有声翁声的是浊音。把指头放在喉间,发音时如果觉得有振动的是浊音。送气音是辅音发音时如果除去阻碍以后,会有较强的气流出来的音;如果除去阻碍以后,气流出来较弱则叫做不送气音。发辅音时,我们可以用一张纸放在唇边,纸被吹动的是送气音,纸没有被吹动的是不送气音。
我们还应充分理解反切、押韵、双声叠韵、古音通假等一系列概念。反切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来,是根据声韵原则来拼的,它是一种双拼法。反切上字只取它的声母,不计较它的韵母和声调。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不计较它的声母。我们必须把反切上字的韵母去掉,反切下字的声母去掉,才能拼得出正确的音来。押韵则是要韵母的主要部分相同或近,这样的字才可以押韵。一个韵母可以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主要元音,叫做韵腹,它是韵母的主要部分。在韵腹前边的介音,叫做韵头,韵头有三个i、u、y。在韵腹后边的部分,叫韵尾,韵尾有两个辅音。另外元音i、o、u也可以做韵尾。关于双声叠韵,我们须知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叫做双声;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叫做叠韵。如丁、令、东、隆四个字中,丁和东的声母相同,令和隆的声母相同,形成了两个双声词。丁和令的韵母相同,东和隆的韵母相同,形成了两个叠音词。了解双叠韵词,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古音通假的道理。而通假就是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或假借。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两个字形不同,字义不同的字,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代替乙字。
3.结 语
音韵学相关知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课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训话学》《方言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等的学习研究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认真学习音韵学,在熟练掌握现代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好音韵学的相关知识和重要理论,加强对音韵学知识的运用,充分发挥音韵学知识在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玉秀.音韵学知识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 于舒满.音韵学知识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00;
[3] 刘华江.谈音韵学的功用[J].皖西学院学报,2018;
[4] 李鹃娟.论以音韵学为中心的国学教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6;
[5] 郑张尚芳.音韵学的重要作用与新进展[N].光明日报,2016,9;
[6] 张世禄.音韵学的功用[J].语文学习,1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