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   张艳芳
[导读] 自从国家开始重视学生的教育之后,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张艳芳
        陕西省神木市第四小学 陕西省神木市 719300
        摘要:自从国家开始重视学生的教育之后,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力求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提高其综合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以往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合作学习并没有发挥出其实际的价值。本文主要对提高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
        引言: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学语文来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汉字词汇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学生的语文现实情况进行制定合理的语文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
        以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时,经常是让学生前后桌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语文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应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例如,在讲到“我多想去看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语文水平大致相同,这样才能在课堂后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教师在划分小组之前,应根据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和课下活动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分组的时候将这些因素也考虑进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每个小组都具备不同的人才,还有利于不同性格的学生相互进行学习补充,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再者,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尽量确保每个小组的男女比例均衡,女生心思比较细腻,男生思维比较活跃,这样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弥补各自的缺陷,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划分小组的时候,自己知道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就行,不要告诉学生分组的标准,避免对语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不好的心理影响。
        二、拟定不同的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上将要讲述的内容,制定一些难易程度不一样的问题,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讲到“枫树上的喜鹊”,由于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都不一样,教师给小组布置问题时,也应将简单的问题和复杂的问题混合起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和交流当中,避免问题过于简单,使得一些语文优异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导致剩下的讨论时间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也防止问题过难,使得那些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交流和探讨,降低他们的沟通积极性,对其学习态度产生不好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为了防止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教师可以不定时随机走到不同的小组进行提问,在原有的问题上进行改变,以此警醒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不要浑水摸鱼。由于每个小组都有语文基础比较强的学生,为了避免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优秀的学生形成依赖感,教师在布置问题之前,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在小组内分布任务,避免学生在小组中盲目进行解决,降低了那些语文基础较差学生的参与度。再者教师要把控好学生解决问题的使用时间,避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空闲时间说闲话,或者出现讨论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发挥差异评价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应健全自身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恰当的评价,引导他们主动进行学习,纠正其存在的问题。由于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都不尽相同,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采用合理的语言对其进行点评。例如,在讲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告诉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挑选朗读比赛的优秀段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磨合,培养小组之间的朗读默契,力求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对老屋的情感变化,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
        教师在小组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充当裁判的角色,根据其朗读的整齐度、情感表达度、发音标准等进行打分,将每个小组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记录下来,防止时间过长忘了前面小组的比赛情况,对后期的评价产生不利影响。在比赛结束后,对排名前三的小组进行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然后对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点评,对那些表现比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指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其它小组进行学习;对于那些表现一般的小组,可以引导他们完善自身的缺陷,帮助他们在下次的朗读比赛中减少失误,增强合作学习的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应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情况进行分组,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结合比赛的形式完善自身的评价体系,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慧. 浅谈如何提高中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2):112.
[2][1]姚丽群.提高合作学习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与有效性[J].新课程,2020(31):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