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术
(重庆市合川区花园完全小学,重庆 合川40152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任务最重、内容最多、见效最慢的一个教学部分,学生怕上作文课,老师也不愿意讲作文课,小学的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困难常常让他们望而却步,有时候则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的增长抵触作文,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关注并试图去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的教学强调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小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写作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从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出发,立足实际,放眼未来,争取为下一阶段的语文作文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育
一、创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长期以来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则成为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课堂教学效果。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能够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刻理解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为了使学生成为主要的学习群体,教师要为学生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能力提升。根据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在课堂上要平衡读写量、明确作文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量,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中等教育的构成达到了最好的水平。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既满足了作文发展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将多媒体教学、小组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应用到作文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学生能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也要注意平时教学设计,要促进写作主题在整套教材中的分布,将教学教材的阅读结合起来,通过模仿、延续、改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写作技巧。
三、提高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提升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小学生他们做事认真,但是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不能把每件事儿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需要教师从旁协助,老师也要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从根本上提升他们对作文的学习兴趣。更要创建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来体会写作的乐趣,对于学生犯的错误作为教师对他们更多的是包容或者说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这样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指责是没用的、是不解决问题的,而且也会破坏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调动学生习作的激情
小学生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基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这样学生才有写作的欲望,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
1、以课文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能被选入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阅读文本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促进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文章进行精讲,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作者是如何借助语言来表达情感的、如何借助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如何对一件事物进行观察的,并准备一个积累本,将课堂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有记录下来,在今后自己的作文写作中熟练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将这种手法转化成自己的。
2、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书读得多才能在写作的时候做到成竹在胸,才有内容可以写得出来,作为教师要有计划地为学生安排一些课外阅读的作品,并且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在读书笔记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有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可以摘抄,也可以在读书完成后班级内开一个读书汇报会,让每个人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才能从根本上重视课外阅读,这样班级里的图书角才能显现出自己真正的功能,教师要经常更新图书角那的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层面。
五、挖掘学生习作的思维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不能是仅停留在班级中,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教室,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例如:要想写校园的景色我们就要让学生去观察校园,用心感受来自学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小学生已经有了独立的思维,我们可以让他们将自己所看所听所想的内容写到纸上,可以小组之间互换同桌之间互换进行互相批阅,互相借鉴优点,这也就给学生的作文增加了素材,在对作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动态,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过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样在今后写作谋篇布局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顺序。
六、发挥思维导图的拓展性特点,增加文章的内容
思维具有不定性,思维导图也是如此,其分支能够无限的进行拓展,让学生在写作时思维可以得到发散,这样就有利于改善学生作文没有内容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都存在很多问题,但多数都是在“瞎编乱造”有时候前一句和后一句都没有任何联系,思维导图的延展性正好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作文写作的可读性与情感性。
例如: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时候学生都注重写事儿,作文一看像流水账一样,在写事的同时要加入些人物描写(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等,这样作文看起来就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作文实际上是对学生多元化的语文能力进行综合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对作文课的教学有深入性的研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小学作文的写作激情,而且作文写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就要重视小学语文作文学习教学的创新,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超越,王明明,王泽华.潜心倾听静待花开——浅谈德育下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培养[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9(01):159-160.
[2]刘大奎,董树亮,徐学武.培养倾听能力营造魅力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幼儿教育教研版)2019(15):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