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街小学校
摘要:当前情况下,口语交际能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将学生们口语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述了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应当帮助学生们树立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不仅仅在小学阶段掌握基础的阅读技巧,而且还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在生活与学习毫无障碍的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够及时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提升语文素养。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注重开展朗读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当中,朗读练习兼具有朗读与说话两种训练的方式。通过朗读练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获得全面提升。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可让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的语言运用更加规范化、标注化,让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有效地表达自我的思想。例如,教师在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时,对学生开展朗读训练时,可通过下述几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教师可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寻找出课文当中描写梅花美丽的句子。学生: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第二,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勾划出课文当中描写梅花之美的句子,再多朗读几遍所勾划的句子。在学生朗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适时地提出一些经验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1)当你作为游人远眺山上的梅花,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2)从“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描写当中,可看出梅花山的梅花是怎样的?(3)游人到了梅花山,在美丽的花海当中,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什么?学生们经过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之后,较好地回答出问题,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初读、深读、品读的阅读环节,能够让阅读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教师再合理穿插让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进行较好的口语练习,从而使学生通过朗读与说话两种训练的方式,深入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表达
小学生的年龄段较低,大部分性格活泼,思维跳跃性较大,喜欢说话也愿意表达,因此很多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会采取一些强迫性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表达意愿下降,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无法进行培养,因此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就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表达。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并且学会表达。比如,在学习《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谁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朋友,学生们就会回忆自己平时和朋友在一起的场景。然后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如何和自己的朋友相处,随着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进入了一个良好的思考和表达的状态,接着就可以引入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思考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朋友,思考主人公为自己朋友做出的事情。
在学习课文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问学生为朋友做过什么,然后学生就会认识到朋友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感情。
三、通过仿句练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因此,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所掌握的词汇量较少,同时,其抽象思维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对于有效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教师可针对此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模仿课文当中的句子开展练说,或由教师依据教辅材料提供给学生一些句式开展练说:例如,教师在教学《月亮湾》一课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具有初步认识,再让学生依据课文当中的句式开展模仿练说。例如,课文当中描写到:“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学生开展模仿练说:“秋天,树上硕果累累,远眺望去,就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课文当中描写到:“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海滩旁边就是渔场,渔场里养殖着很多的鱼儿,渔场里不时传来养鱼姑娘爽朗的笑声”。通过让学生模仿句式说话,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开展主题教学活动锻炼学生口语能力
课堂上的表达是口语交际能力锻炼培养的基础环境,但是想要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还是要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以此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比如,“狐狸和乌鸦”主题活动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从不同的对话内容展开全新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除了要开展主题教学活动锻炼学生口语能力外,还要重视口语实践性,拓展口语的训练渠道。口语交际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和别人进行沟通,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加强实践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五、及时优化评价总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要及时给予科学的指导评价,关注学生的交际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并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坚持以欣赏、赞扬的评价方式为主。比如,语文教师可利用鼓励式教育为主,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借用不同的鼓励语言,让学生形成自信心,同时产生了更多的口语交际欲望。该名教师表示,经常使用“你观察得十分仔细”“你这次表达的思路非常棒”“期待你下一次更好的表现”等激励性语言,学生更愿意和自己进行互动交流,口语交际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师生之间的距离明显缩短。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在培养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让阅读教学环境和成果得到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丽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57.
[2]胡春秀.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