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书梅
(重庆市合川区南滨路小学,重庆 合川401520)
摘要: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关键在于充分引导学生做灵活化的深度思考活动,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切入,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而产生质疑,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活动,由于质疑是思考的基础,勤思考才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智慧情境,以发散学生的思维空间;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以碰撞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得每个人的思维发散程度更上一层楼,从而引导学生做智慧型思考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推进,智慧课堂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逐渐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普及推广开来。智慧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不应只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探索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智慧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其实无论对于何种学科,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对于学生在当前学科的进步发展有积极作用,更对学生在长久的学习探索过程中以坚实的良好思维基础进行创新探究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当积极思索如何做好智慧课堂的建设。
一、鼓励学生质疑,启发深入思考
智慧的产生离不开思考活动的进行,而思考则来源于质疑,因此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关键就在于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质疑,并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解惑和探索中解决疑难、获得知识、锻炼思考能力;这更是一种对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充分体现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这一重要原则,为构建智慧课堂打下良好基础。
只有教师在课文知识讲解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才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进而深入讨论,这对于学生逐渐形成智慧型思考意识和能力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为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积极探索。
二、创设智慧情境,发散思维空间
促进学生智慧的提升,除了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深度思考的活动,教师还要更进一步地发散学生的思维空间。小学阶段的孩子通常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到注意力和兴趣,从而专注于其中。倘若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的话,则不仅不利于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性格特点,反而不利于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善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丰富想象力,将注意力带入教师所创设的具体情境当中,继而伺机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促成智慧课堂的进一步有效构建。
例如:在讲《画杨桃》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询问学生在此课中获得的启示。学生明确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时,观察的效果是不同的这一道理。于是笔者通过创设智慧情境,以进行课外延伸:首先我在电子白板上为学生展示了一张山水实景照片,让大家先观察实景照片,再闭上眼想象刚刚看到的照片上的山水景象,看看大家还能记得多少具体景象的细节。毫无疑问,大家根本记不了那么细,于是,我又出示了水墨山水画,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精妙所在,而在传达山水风韵上,是素描作画所不能完成的。于是大家明白了不同的绘画艺术,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是不同的,所以观察事物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这对于我们更有效地观察事物的全貌,以科学客观地分析事物有深刻的积极启示。
三、组织辩论比赛,碰撞思维火花
智慧课堂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活动,但是仅仅个人进行思考和思维发散活动,还不够完善一个学生的思考,发展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个人的思考免不了缺乏周全性、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个人的思考活动应该与多人的思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促进个人思维品质的科学化、客观化发展,并促进个人思考周全化发展。因此,教师还应该为多个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思考交锋,通过思维空间的交织,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帮助学生在思维能力发展上更上一层楼。
由于辩论活动就是一个较好的实现思维碰撞和进一步发散的方式,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以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实现智慧课堂的高效构建。
例如:在口语交际课上,本人就当下网络极为发达的时代背景,以“在电脑发达的时代,我们还需不需要练字”为辩论赛的主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于是学生被分为正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学生的表达较为简便,笔者特此解读学生的语意:
正方的学生先发言:无论做什么事,打好基础很重要,就像盖房子要建好地基那样重要。学语文以学字为基础,学字就要识字练字,字都学不好,还怎么能学好词,学好句,学好段,学好章?
反方的学生反驳:打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是所做的事是不是真的能做为基础,多余的事物根本不算是基础。就像练字,现在都有了发达的网络了,拼拼音就能打出字,然后拼成词,组成句,连成段,构成章,哪里还需要写字?
正方回复:学好语文可不仅仅是能写文章就行了,阅读理解、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抒发理想志向,都是要自己亲自动手挥洒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语文不是没有感情地拼出文章就行的。
反方回应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潮流不可逆转,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是当下我们要着重学习和掌握的;电子打字和语音识别技术提高了我们成文和构章的效率,我们不应拘泥于陈旧的低效方式,阅读理解同样可以立足于运用信息技术成章构句的基础上进行。
于是正方开始转换辩论的主阵地,提出:字如其人,练字对于修身养性的作用不可替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书法绘画,更离不开练字这一基本功;汉字是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继承并发扬之既是我们的责任,又对我们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对此反方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今各行业分流普遍,分工也趋于精细化,文化艺术工作者固然可以打好这一方面基础,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则从小不必将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事情上,而是在树立科研理想、做好学路规划的基础上,多培养科学技术兴趣和课外积累,不必做练字的活动……
正反双方的学生经过联合对抗,集思广益发掘新论点论据,以求驳倒对手,学生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不断发掘新的切入点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实现了思维的逐步放开,促进了思辨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并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深度思考活动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层层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提升方面的循循善诱。总之,智慧课堂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工作,教师要不断探究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研究出更多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开拓思维空间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苗,燃起智慧的火焰,成为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和能力的少年英才。
参考文献:
[1]罗宏奎.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J].教育革新,2020(08).
[2]彭妙娟.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N]. 语言文字报,2020-07-01(006).
[3]唐慧慧.浅析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