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 方燕
[导读] 情感教学重视引导学生的情感

        方燕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中学,重庆 404000)
        摘要:情感教学重视引导学生的情感,用对真实化教学情境的构建,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体会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中主人公情感方面发生的变化,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增进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在高中阶段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的重要价值,并探讨了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研究
        情境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运用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创建真实性的故事场景、生活画面,让学生用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从抽象化的文字知识中脱离出来,在实际情境当中来体会文字语言的实际应用,从更深层次来体验情感,理解语文知识,增加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教学情境的表现、展示以及烘托,有利于让高中生对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语文知识更容易消化和理解。
        一、在高中阶段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的重要价值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语文学科更加重视欣赏性、行动性以及感悟性,需要高中生能够把外界传递来的感官刺激转化成为自身的思考能力,强化对于事物本身的理解。过去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只重视提升高中生个人的文字阅读能力,可却忽视了课本上的语言文字对有些高中生来讲比较抽象,难以完全理解,这使得高中生在阅读之后难以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与思想。若长此以往,高中生群体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始终在原地踏步[1]。
        其次,情境教学法的利用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能动性与热情。通过设置生活化、具体化的场景有利于拉近学生实际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距离,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让高中生对于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和自主性。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是运用照本宣科或“满堂灌”的方法进行讲授,枯燥的语言文字导致高中生一上阅读课、作文课就觉得头疼,这也是对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的一种打击。就这个意义而言,情境教学法能够满足新课标发展的要求。
        二、在高中阶段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改良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良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通过网络平台来收集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弥补教材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多媒体设备能够将教材上原本生硬、乏味的文字符号转变成立体的影像和声音,让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也能更加通俗易懂、有趣生动,有利于吸引高中生群体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理,增强其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与吸收,提升高中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成效。

以人教版高一教材中《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有关刘邦、项羽生平事迹的教学资料,例如刘邦、项羽的纪录片以及对他们生平事迹的名家解读等内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对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品性、人格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化,由此引出后续的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鸿门宴进行的时代背景、两人在宴席进行过程中的较量以及这场宴席最后的结果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让学生能够透彻地掌握和了解本文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2]。
        (二)充分发挥出高中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师生互动
        语文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应当尊重高中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其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营造恰当的教学环境。以人教版必修四教材中《雷雨》这篇戏剧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让高中生自己去对这部话剧进行排练和演出,利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让高中生对戏剧中人物的立场、处境、情感变化有更深刻的理解。语文教师应当鼓励高中生揣摩这部戏剧中出现的一些具体人物。例如,这部戏剧中老一辈人物之间的陈年往事,使故事框架更加完善,让学生精确把握全文内容,深刻理解文章所处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掌控好故事中的各种冲突与矛盾,更好地调动和激发高中生群体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进行扮演和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以鼓励他们进行主动参与,引导其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增进语文教师对高中生的了解,使高中生能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三)开展情境教学应当全面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应当将情境教学形式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结合,把情境创设作为支架,努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使高中生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主学习任务。以人教版必修二《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该课文内的难点内容就是分析作者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多媒体为高中生展示有关月色和荷塘的一些图片,让高中生会很自然地对作者所描绘的景色产生共鸣,过去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难以兼顾这一点,只是过分重视向高中生灌输理论知识,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所用修辞手法所具有的精妙之处[3]。
        (四)以高中生为教学主体开展情境式教学
        在情境式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高中生应当由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角色,这无疑给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要将高中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纳入考虑,既不宜太难,又不能太过简单。以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应当考虑到高中生对于古典文学类课文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为了使高中生能够对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情感有更深入的认知,教师在引入阶段就应当为学生介绍本篇课文的整体框架,将林黛玉的个人际遇、与贾府之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引导高中生将文中人物的关系图谱画出来,并以人物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点,增强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和实践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必然会存在不足和缺陷,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去认真实践,积极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完善, 并针对班级中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进行改良。
        参考文献:
        [1].郭俊兰.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研究[J]. 课外语文(下), 2018(12): 57-57.
        [2].刘飞. 高中语文情境创设的价值与实践方法[J]. 语文建设, 2018, No.380(08):20-23.
        [3].张海燕. 新高考下高中语文情境阅读教学的优化设计[J]. 好日子, 2019, 000(021):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