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邓晓蓉
[导读]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与学习道路的领路人

        邓晓蓉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三校  四川  宜宾  644400
        摘  要: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与学习道路的领路人,其主要负责管理小学生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等。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研究调查管理法、规范制约管理法、行为训练管理法、目标管理法以及情感教育法。在这之中,情感教育作为班主任应用效果最佳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情感层面教化学生,使小学生能够与班主任拉近距离,获取信任。本文从小学语文班主任角度出发,通过情感教育改善小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情感教育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职责之所在,班主任要遵循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相关要求,准确运用一些科学的手段与策略,引导小学生合理规划,组织协调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实现教育教学的整总体目标。小学语文本身作为一种人文性学科,关系着小学生情感发育、智慧的启迪等。语文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内在价值,并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采取情感教育,加强小学生的情感管理,激发学生的精神共鸣,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1.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班主任管理班级之不足
        首先,班主任缺乏科学的班级管理理论依据。当前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始终保持着师道尊严,无法将自己与学生置身于平等地位。一些班主任强调说教,忽略感化教育,使学生有一种压迫感,难以对班主任敞开心扉。一些班主任选择沿用传统班级管理经验,忽略新时代小学生的变化,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佳。其次,班主任抗压能力不强。小学生大多数属于有主见的“00后”,叛逆心理较强。语文班主任既要承担语文教学任务,同时要兼顾班级管理,因此工作压力与精神压力较大,难以宣泄。加之社会舆论大,为小学班主任增添了更多的负担,使得班级管理难度逐渐升级,班主任抗压能力薄弱。最后,班级管理方法不科学。小学班级管理包括学生的课堂教学、班级集体活动、思想道德、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等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缺少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导致班级事物秩序混乱,难以使小学生信服,最终导致师生矛盾升级,关系紧张。
1.2小学生当前的基本情况
        第一,小学生心理敏感叛逆。处于信息化时代当中,互联网高度发达,各种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小学生接触网络信息的时间较久,因此心理成熟早,厌烦家长与教师的管教。同时,小学生性格活泼,有冲劲,思维极度活跃,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极易陷入懵懂无知的状态。如果班主任不加以正确引导,将导致一些学生误入歧途。而另一些小学生性格内向,表达能力较差,无法勇于面对生活困难,逃避心理严重,极易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心理脆弱,对他人的眼神或者动作极其敏感,存在自卑心理。班主任应该全面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情感教育方法,便于沟通管理。第二,小学生需要关爱。现阶段的小学生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常常忙于工作,疏于管理,对小学生缺少足够的关爱。虽然小学生生活优渥,物质条件富足,但是精神层面缺失关爱与关注,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疏离,缺少良性沟通,由此导致小学生养成了一些虚荣心强,盲目攀比等不良行为习惯。同时,由于家长的忙碌,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脱钩的情况。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班级中的应用策略
2.1提升师德修养,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教师的品德与才能是赢得学生尊重的最佳途径,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合格班主任的首要前提。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重要使命。而班主任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等都将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班主任只有保持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示范形象,并在学生群体中凝聚力量。同时,班主任只有自身的品格足够崇高,才能建设起优秀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集体效应。故此,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语文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学识水平,不断阅读积累,增加知识储备,保持专业的管理技能与专业的知识水平。此外,班主任要不断开拓眼界,丰富人生阅历,为学生出现的难题答疑解惑,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促使小学生实现个人理想。可以说,德才兼备不仅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本分,同时是开展的情感教育的根本法宝。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的才得修养。
2.2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答疑解惑
        语言表达是传递情绪的最佳方法,小学生的个人情绪大多数都会运用言语进行传递。班主任要根据小学生的话语来掌握小学生的个人思想,意识动态,成长规律等。首先,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动态。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想法才能有效制定班级的管理方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相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家长与老师的关爱需求较大,因此,教师应主动亲近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与小学生交朋友,并引导学生能够真实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心理上、生理上、学习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班主任应该尽职尽责,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倾听学生的快乐与忧愁,帮助学生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进而使小学生愉快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2.3用情感教化学生,以爱浇灌孩子成长
        情感教育要以爱为核心,缺少爱的情感教育只能停留于表层,是一副空壳而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例如,当小学生受人欺负时,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了解具体的情况,并找准问题的根源,全力维护小学生自身的根本权益。当一些小学生成绩出现退步的情况时,班主任绝不应该最先找家长,或者对小学生进行犀利的言语训斥,而是应该及时找出成绩退后的原因,并采取舒服温柔的方式开导小学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查找问题根源。可以说,班主任采取爱的教育并不是溺爱或者是一味地娇惯,而是要兼顾严格与温婉,以爱教化学生,感化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与毛病,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增强情感之间的交流。
结束语: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健全的发育阶段。班主任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引导作用,情感教学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并且能够始终伴随着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小学班集体,作为集结学生的重要组织团体,是各个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单位。故此,小学语文班主任应该全面掌握小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了解小学生心理特征、成长特征、年龄特征等。增强情感教育,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汇集班级的凝聚力,建设良好的班级风气,进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蓝春仁.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A]. 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二)[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
[2]高世凯.班主任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才智,2019(29):195.
[3]王希斌.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结合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9(0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