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美粉
云南宣威市阿都乡梨树完全小学,云南 宣威 655400
摘要:国学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因此,社会各界都需要对国学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三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学的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国学素养的养成提高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在小学的众多学科当中,当属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联系最为密切。国学教育的内涵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精神资源,其传承的文化及情感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解决国学教育在语文课堂实际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摆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国学教育,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精髓的教育,它在现代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国学教育,能够不断促进和影响学生,让他们自身的情感领域发生许多积极的改变,从而不断激发他们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更高的情感品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要更加关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从而正确对待是非。与此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语文教学的一个起始点,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豪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感,并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与他们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对学生进行国学渗透和教育的目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国学教育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精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起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的课堂教学时,需要格外关注他们的课堂注意力问题,要改变传统对于学生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国学教学氛围,从而最大程度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于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兴趣。
比如,在对《将相和》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课堂导入,为学生创设国学教育的氛围和环境。教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在我国的历史长河当中,有许多优秀的人物直到今天都依然让我们崇敬不已,你们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吗?你们可以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让学生能够通过这样讲一讲的方式,感受到学习中的更多乐趣。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渴望通过自我表现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同,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习语文和国学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和感受更多学习的乐趣[1]。
(二)加强国学渗透力度
要想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有效渗透好国学教育,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能够对教材有一个全面和深入了解,对于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国学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从而不断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和善于进行国学思维的优良品格,最终让教师在课堂上所要传递的国学知识点在学生的身上得以完全体现,实现国学教育的最终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作为辅助国学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声音、图片和视频这样直观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国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对《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对其中所隐含的国学知识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少年英雄》这首歌曲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思考听完这首歌曲后他们都有什么要说的话。学生们就会热烈讨论,有的说这首歌体现了中国少年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有的会说这首歌让人听起来气血翻腾,全身充满强烈的正能量。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放开声音,通过自由朗读的形式,用现代青年的声音,读通整篇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感受和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情怀,明白他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身上的强烈情感。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对国学知识点的渗透和讲解,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怀揣着更多的爱国情怀,长大之后能够更好服务社会,报效祖国[2]。
(三)丰富国学教育形式
小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十分强大,他们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对于世界的好奇。于此同时,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简单枯燥的事物往往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在对他们进行国学教育时,要积极融入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让原本比较枯燥的国学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3]。
比如,在对《牛郎织女》进行课堂教学时,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同学们,每当夜幕低垂,天空中的群星闪烁的时候,每当我们仰望天空,在隐约中应该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如果我们仔细瞧瞧,一定会发现在天河的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的民间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欣赏吧。”同时,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请同学背诵宋代诗人秦观的《鹊桥仙》,将课上内容向课下延伸。在对《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和《习作:缩写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故事会的形式,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国学教学形式。教师:“同学们,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他们不仅反映了历代历朝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是当时社会风尚的一种折射。你们听过《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些神话故事和传说吗?请你们为我们讲一讲这些民间故事。同时请大家思考,如何通过精炼的语言,既能够讲明白故事的意思,又能够达到精炼的效果?”通过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和举办故事会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接受这些国学经典教育,并逐步加深他们对于这些国学经典知识的印象和认识[4]。
结语:综合以上分析,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精髓,它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代表,对是每个中国人的处事之本,做人之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国学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国学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国学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相信学生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一定能够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向新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0):277.
[2]李晨.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5):70.
[3]黄惠燕.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07):17.
[4]李洁.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J].新课程,201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