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艳丽
突泉县第一中学137500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文言文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阅读使学生对文言文印象更加深刻
文言文深度教学是以深度阅读为基础,简单来说,没有深度阅读就没有深度教学,因此开展深度阅读是文言文深度教学的第一步。开展深度阅读教师应做到以下这几个方面:
其一,要表达出自己独立的想法,对别人的理解不依赖,特别是指不依赖于教学参考。
其二,能够发现适合于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就能够为深度教学打开一个切入口。
其三,做好教学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高中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时,就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内容,明白整篇文言文的大致含义。其次,明白整篇文章故事的发生、发展以及结局,将整篇文章的脉络疏通。再次,要抓住文言文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充分掌握文章中人物的具体形象。最后,针对文言文中的人物以及事件展开批评讨论,获得文言文中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文言文深度教学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深度教学就是要循序渐进,这对于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实现课堂教学深度推进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度教学中并不能够完全的抛弃其他人的启发,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深度阅读的关键就是自主性,掌握深度阅读主动权,不要完全的受到其他人的阅读意见影响。开展深度阅读能够使得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更加深刻,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二、激发学生思维对文言文理解更加深刻
思维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思维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因素。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文言文中三两句话的句子,完全翻译过来会成为一段很长的句子,这就表明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思维的重要性。在深度文言文教学中,少不了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因此,在开展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深度思考。问题是调动学生思维的核心,也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的主要条件,故而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其一,问题不能够太过于简单,太简答的问题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听到问题后就能够知道答案,也不利于开展深度教学。
其次,问题的要根据文言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设计,根据文言文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的投入到文言文深度学习中,并且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因问题太难,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有效思考的现象发生。
例如:在进行高中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郑伯与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从郑伯的身上你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教训?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等等,运用以上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达到深度教学目的。
三、倡导群文阅读,促进语言理解构建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程度。在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多个维度入手,为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学生语文素养开展教学研究。
对于高中生而言,文言文学习最大的障碍就体现在对文言文语法的认知与理解上,而说到将文言文语法结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更是“不敢现象”。高中生之所以在文言文语言运用与构建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与文言文时代久远,现代汉语在语法顺序、词义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有关,更与学生文言文接触的少,缺乏系统分析的能力有关。而我们强调将群文阅读融入到文言文教学之中,就是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材料的阅读与积累中练就“火眼金睛”,揭开文言文语言结构这层神秘的面纱。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让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语法结构之一就是“夫晋, 何厌之有”。作为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如果教师仅仅从这一句入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语法分析,学生可能无法形成深刻印象,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在习题中体现出“有何厌",但却并不能真正体会到这语法结构规律的普适性,而如果教师能够将其他具有宾语前置特征的文言文片段提供给学生,如《鸿门宴》中“沛公安在?”《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去搜索类似的现象,并对相应的语法结构、语法现象进行探讨,使学生在反复强化中对‘宾语前置”形成更深刻认知,从而顺利形成这一文言文语法结构的内化。
结论: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深度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印象更加深刻。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思维,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文言文。倡导群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还能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深度教学模式,探索有效深度教学手段,促使文言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效提升,进而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晓英.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58.
[2]兰茶英.言文分离,虚实难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7(21):35.
[3]曾丽明.激趣·质疑·夯基——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之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20):74.
[4]单艳艳.优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17(07):9.
[5]刘慧繁. 高中语文(人教版)宋词教学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