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晨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的作文教学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需要进行转变和创新,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作文教学之路。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从当前小学作文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几条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创新策略
前言: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虽然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但是依旧存在这种种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要对小学作文教学理念和方式不断创新,带领学生寻找新的写作素材,探索新的写作策略,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写作,在快乐中获得发展。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的推进已经深入人心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始终受应试教育影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依旧没有得到更新,还在沿用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听学生的,师生间的互动非常少并且多为无效互动,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割裂了开来。此外,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经常会为学生准备作文模板,写到教师和家长就要谈及形象的光辉和伟大,写到明月就要谈及思乡,写到蜡烛就要谈及付出和贡献,小学生的作文中模式化非常严重,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完全看不到小学生应有的天真和童趣。此外,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时常会为学生画出好词好句让学生进行背诵和应用,导致了小学生作文中大量堆砌着教师提供的优美词句和故事案例,东拼西凑,杂乱无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向相脱节等等。由于教师在作文指导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偏颇,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反而感到压力倍生,从而厌倦作文,反复以往,对小学生的作文和语文学习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造良好写作氛围
教师是对学生作文的写作进行直接指导的人,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并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想使小学生作文质量能够得到创新和发展,首要就是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创新自身教学方法。传统的作文指导方式下的小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态度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答案,显而易见是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严肃沉闷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以温和的形象面对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舒适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将作文看成是自己情感表达的发泄口,自己创意的抒发地,将作文看成一个乐趣而不是压力。当学生摆脱了教师列出的条条框框,能够自由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写出来的作文才带有真情实感,体现着小学生特有的天真个童趣。
(二)以教材为基础,注重习作教学
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将作文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进行教学,通常会每周为学生划分出几节课进行作文指导,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作文与语文的其它不分割裂了开来,导致学生无法将平时学到的语文知识与作文进行衔接,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不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的作文指导。其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小学的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内容,将写作变成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其中,教师在进行完语文教材的教学活动后,可以将作文写作看成教学的延伸,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课后作业,技能巩固学生的课上学习,还能加强作文与教材文章的衔接,以课上教学为基础进行作文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讲授完《大青树下的小学》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其中有什么样的景物和什么样的建筑,鼓励学生对于《我的小学》进行作文的写作。或者在讲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老屋为什么总是也倒不了,对课文进行改编或者续编,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此外,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之后都会有口语交际和习作天地,教师要对此重视起来,将其看做作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对口语交际和习作天地的练习和指导。以《我来编童话》的习作练习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上谈谈他所知道的童话故事和他最喜欢的童话类型,让学生结合所看过的童话故事来自己创编故事。这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还能够促进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三)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提高作文真实性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都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让学生对某个事件或人物进行描写就会无从下手,写出来的文章就会不具有真实性,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开展生活化教学,加强实际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主题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探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有趣的周末”主题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论自己的周末都是和谁在一起度过的,周末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获得了什么收获和感受,让学生在班上进行发言,回忆周末的趣事进行作文的写作。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活动,例如小学生春游、参观博物馆和图书馆、参观当地名胜古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体验,将所见所想加入到作文的写作中,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内容丰富,具有真实性和真情实感。笔者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会与其它课程进行衔接。在某次体育课之后就是语文课,笔者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课上看到学生因为运动而通红的小脸,便组织学生进行了体育课的讨论,谈谈上节体育课做了什么活动,发生了什么趣事,体育能力得到了什么提升等等,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有趣的体育课》作文的写作,有效利用上一节体育课作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写作,既能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运动和作文写作,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注重课外阅读,以读促写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通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性,通过写作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也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使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有趣和故事性较强的书籍,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并且故事情节丰富的课外读物,供学生进行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提高学生阅读效果,也可以鼓励学生看到书中的美句好词摘抄下来,以后在进行写作时可以借用。教师也可以在班上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看的书中有什么新奇有趣的故事,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加深学生对所读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当学生读完一本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读书心得,进行所读书籍的读后感写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总而言之,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献综述:
[1]陈华.浅议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创新[J].华夏教师,2016(05):71-72.
[2]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7):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