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杜海艳
[导读] 民间艺术文化教学工作在过去的幼儿园审美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缺失,

        杜海艳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幼儿园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民间艺术文化教学工作在过去的幼儿园审美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缺失,为了能够改善这个问题,就需要加强教学中的民间艺术文化渗透。本文就对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展开了研究,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提升幼儿的审美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幼儿园;审美教学;方法
        引言:民间艺术文化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我国文化的传承。幼儿园审美教学工作中,通过给幼儿讲解民间艺术文化,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更好地让他们理解民间艺术文化下的艺术文化创作,并且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审美教学的意义
        目前的审美教学中,都以西方的艺术文化为主,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并没有兴趣。在所以审美教学中应该融入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让幼儿能够从批评和继承的角度审视民间艺术文化,逐渐接受传统的审美观念,也有利于逐渐建立起幼儿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民间艺术文化,也能拓宽幼儿的文化视野,大量的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学习,幼儿在学习艺术文化的同时也在学习文化,这样能提高幼儿的审美和文化鉴赏能力,以及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作品,认识到丰富的文化色彩,有利于推动幼儿的成长。
二、幼儿园审美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2.1 改善自身教学观念
        为了能做好民间艺术文化的教学,教师需要改善自己的教学观念,不仅要充分了解传统,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认识。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民间艺术文化的内容,又要把民间艺术文化和当前的艺术文化发展结合,让幼儿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艺术文化,使民间艺术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2.2 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
        传统艺术文化和西方艺术文化风格一样,经历了长时间发展,内涵丰富,但是很多幼儿对错误滴认为传统艺术文化比较死板。为了能让幼儿投入到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中去,需要教师能主动了解幼儿对艺术文化的兴趣,在进行传统审美教学的时候加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这样能减少幼儿的排斥心理,更为认真地进行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2.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能做好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让民间艺术文化能融入到幼儿园审美教学中。所以教师也应该充分学习民间艺术文化知识,将民间艺术文化和现代审美教学充分结合,让自身的艺术文化素养和民间艺术文化传承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认识到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性,扩展幼儿的艺术文化视野和文化视野。


三、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审美教学中的方法
3.1 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民间艺术文化
        多数幼儿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都没有主动性,并没有太多的兴致,所以教师就该主动引导这些幼儿。比如可以根据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来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分析,让幼儿通过名家来了解传统艺术创作,提升幼儿的学习水平。还可以对一些比较有名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带领幼儿学习清明上河图,给他们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绘画技巧、人文景观、社会风貌等等,联系历史来讲解当时宋朝首都的景象,使幼儿能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加立体地欣赏作品。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让幼儿对学习民间艺术文化有了更高的兴趣。
3.2 渗透艺术文化历史知识
        艺术文化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特有的艺术文化潮流,对于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而言,学习传统艺术文化历史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让幼儿结合历史变化思考艺术文化风格,并对艺术文化立体的认识。因此,幼儿园艺术文化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艺术文化历史,以及艺术文化风格的时代背景,让幼儿能了解到艺术文化风格的变化的原因,不仅能让幼儿传承艺术文化,也能推动中国艺术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相关的艺术文化历史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幼儿学习,其次,教师上课时通过补充一些背景知识,能让有兴趣的幼儿主动学习,提升幼儿学习民间艺术文化的主动性。
3.3 引导幼儿创作民间艺术文化作品
        创作实践是艺术文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创作实践的艺术文化学习,就是空中楼阁。为了能让幼儿真正掌握艺术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文化,教学工作中必须有和创作传统题材艺术文化作品相关的内容,能够引导学成创作民间艺术文化作品来真正实践传统艺术文化,推动幼儿对过去艺术文化风格的传承。除了国画之外,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手工艺品,用更简单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艺术文化。例如窗花是我国民间艺术文化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色,需要幼儿学习来掌握技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教师可以制作窗花引入到艺术文化的教学工作当中,引导幼儿积极实践,给他们讲解窗花的风格、内涵,让幼儿制作和设计窗花,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艺术文化肩上水平,还能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民间艺术文化的创作方式。
3.4 民间艺术文化改善幼儿的审美
        提升幼儿审美是审美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艺术文化这门课程的价值所在。而为了让幼儿能接受民间艺术文化的审美,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给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下的审美方式和理念,最终让幼儿能基于民间艺术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民间艺术文化作品的比重,给幼儿多讲多看,让幼儿来点评一些传统艺术风格的作品。还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当前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让幼儿能了解到民间艺术文化和现代设计、艺术创作的结合,让幼儿有更高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学中老师需要适度干预,给幼儿讲解一些深层次的内容,才能让幼儿真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改善审美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自主收集一些艺术文化作品,让他们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解,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
结束语:为了提升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需要教师提升自身水平,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通过鉴赏、实践让幼儿了解民间艺术文化,改变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对艺术发展历史的了解,实现民间艺术文化的全面教学。
参考文献:
[1]孙繁华. 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审美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艺术文化教育研究,2020(07):154-155.
[2]巩望黎. 浅谈幼儿园审美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融入[J]. 学周刊,2020(16):147-148.
[3]申堃鑫. 论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审美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