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畅
哈尔滨市呼兰区幸福小学
摘要:语文是学生发展进步的基础,汉字是语文的精华。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汉字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中高年级也就是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汉字的教学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很多的学生对于一些形状相似的文字不能进行区分,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进行语文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因为汉字识别不清而出现的题意理解不清导致题目出错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的汉字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引言:在目前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很多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很多人对于汉字的识别不够清晰,对于汉字的组成部分以及构成理解不清,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底不扎实,很多的汉字都理解不清,很多的汉字也都不能进行一个正确的辨知。语文的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来说,语文汉字是基础。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的学生对汉字不够重视,这也就造成了上述出现的现象。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汉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老师对于汉字重要性的意识不够
在目前很多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中,对于语文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授课本知识内容的层面上,对于学生的汉字基础并没有十分的上心。在进行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的语文老师也只是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通读,对于文章中的陌生字词也没有做任何的讲解或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查找。老师对于语文基本功的不重视,造成了学生们对于语文的不上心。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认为语文只是一门要学习的功课,并没有意识到语文在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占据的位置有多重要。在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对学生传递一个正确的理念,让学生明白语文的汉字学习对于之后的个人发展以及自我内涵的修养都是十分重要的[1]。意识的欠缺加之学生的懵懂,就造成了学生语文汉字储备不够,频频出错的现象。
2、老师对汉字进行教学的方式不正确
很多的语文老师在进行汉字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沿用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对于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还存在着好玩、爱动的心里特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老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老师卖力讲,但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此外,老师在进行汉字的解读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在黑板上将汉字写出来,包括汉字的拼音等,并不会教学生进行记忆以及区分一些形状的字词。枯燥的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促进老师进行语文汉字教学的策略
1、对汉字的学习进行充分地准备
在进行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想增加学生的汉字基础,就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充分地了解。在进行上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较为有趣的动画来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过程中,有一篇《精卫填海》的文章。老师可以将文章的内容转化为动画的形式,再加之声音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好地了解。除此之外,对于文章中一些学生不认识的字词,也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和记忆。例如,学生对于“森”和“林”区分不清,二者都是由“木”字组成的,那么老师可以向学生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示,两棵树孤孤单单没有办法变成大片的树林,但是三棵树以及更多的树木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绿色的树林。这样一来,既形象生动,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两个字词,加深学生的记忆。再比如,“人”和“入”这两个字十分相似,很多的学生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会把比划进行多写或者是少写,出入平安会有学生写成出人头地平安,这将原本的成语意思进行了曲解。老师可以这样来讲,“人”字的左边出来了,可以意为出人头地,有出息;而“入”的右边出头左边缩小了,意为规避锋芒,韬光养晦。这样子讲授给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进行区分。
2、抓住学生的心理,摆正教师的心态
在进行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汉字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个准确的把握。对于小孩子的天性老师要进行利用。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一些没见过的事物会很容易上心。因此,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技术下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授课。除了利用新科技的教学手段,老师还要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功底要时刻地进行巩固,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修养,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老师的教学心态以及教学意识一定要正确。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思想脱离轨道时,要对其进行及时地纠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
结语: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汉字仍然是重中之重,在进行汉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思想进行及时地把握,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教学得过程中,摆正教学的心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爱玲.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6):7-8.
[2]芦瑞祥.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互动课堂营造[J].才智,2020(1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