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1期   作者:叶梅
[导读] 小学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

        叶梅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莲峰镇中心校,云南 昭通 657305
        摘要:小学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不断创新、实践语文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在小学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发展实际,应在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反思。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更多的关注点是放在学生的语文成绩上,却忽略了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无法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课堂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语文学科所体现的人文情怀、情感价值观、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素质培养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渗透。但实际上,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语文学科本质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而是采用按部就班的传统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语文学科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学生面对语文学习也找不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与实践教学方式,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而不是一味采取机械化的教学方式,牵引学生的学习思想,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受到限制[1]。教师给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深入的思考,使学生在自由、独立、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实现语文学科的有效学习,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善创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应充分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只有学生在良好的、适宜的课堂氛围下接受语文教学,才能投入更饱满的热情与专注力在语文学科学习上。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课堂氛围,再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发学生思索,使得学生在课堂氛围的烘托下、在问题答案的探索中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技能,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2]。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火烧云》一课为例,火烧云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搜集丰富的火烧云视频和图片,红彤彤、金灿灿的火烧云展现在学生眼前,由学生进行观赏,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提出启发式问题:本文描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通过观看火烧云以及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留心身边的美景并能够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索
        小学语文教师若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与课本相对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而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打造生动、高效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如学习《扁鹊治病》一课,扁鹊是我国古代的神医,“起死回生”正是形容扁鹊医术高超。本课通过扁鹊见蔡桓公并为其诊断病症展现了人物的不同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本文人物对话鼓励学生进行“扁鹊与蔡桓公”的对话表演,将扁鹊医者仁心以及蔡桓公固执己见终耽误病情的情节进行展现,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重塑人物在心中的形象,加深本课学习印象,并通过本课思考现实生活,懂得处理事情的道理以及遵循的原则[3]。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言训教、展示等活动中,使学生发觉语文学科魅力,收获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语文课堂主人翁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语文学科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尤其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主体地位,如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自主学习与探讨,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学会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思考自身,体会集体的力量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重视自身在集体学习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4]。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为例,学生们小的时候尤其男同学普遍都很喜欢恐龙,手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恐龙模型玩具,提到恐龙,很多学生会如数家珍般说出所知道的恐龙的名称、体型、特征等。本课是一篇具有自然科学教育意义的文章,教师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共同探寻文中重要信息,根据教师设置的分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如设置问题:我们能想到的关于形容恐龙的词汇有哪些?庞大的恐龙与鸟类又有何关系?阅读课文,找到描写恐龙的词语并记录。恐龙能够飞向蓝天,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有哪些恐龙会飞上蓝天呢?恐龙飞上天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拓展材料,除了关于本课的启发式问题外,教师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阅读学习资料,了解恐龙时代以及恐龙的种类、生存、进化等内容,从阅读学习中体会教育深意。
        (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语文知识教学内容
        网络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其运用到学科教育中,势必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强有力的左膀右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或给予学生语文学习优质的视听盛宴享受,或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打造一片新天地。教师利用网络技术能够为语文课本知识教学做良好的补充与延伸,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有助于教师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呈现。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草船借箭》一课为例,其源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在今天,草船借箭发展为成语意为借他人之力达成自己的目的。教师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引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了解赤壁之战以及其中重要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物形象。教师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为学生播放草船借箭经典影视材料由学生进行观看,再次清晰人物形象,同时搜集关于本课的拓展学习材料,了解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阶段以及时代所造就的英雄人物。学习本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阅读学习方法,从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事件中吸取智慧经验以及反思自身。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通过网络拓展名著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小学阶段便产生阅读学习名著的兴趣,助力学生语文学习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结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不断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方法,从学生语文学科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思索,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艳春.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J]. 赤子, 2019, 000(004):218.
        [2]李俊宇.浅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 新作文:教研, 2020, 000(003):P.1-1.
        [3]赵天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 新课程(小学), 2019, 000(008):56.
        [4]李梅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参与度[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