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芒部中学657203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发掘课文内容 与德育的契合点
语文学科的讲授内容比较特别,它其实就是一篇 篇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内容各异,形式多样。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几番推敲写就而成的。这些美文记录了祖国大好山川、革命豪情、人物典故等等,而且这些文字因其深刻的内涵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民族,教会了人们很多人生的哲理。如《最后-课》的小佛朗士和韩麦尔先生, 课文通过对小佛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上课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来展现他们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之情是非常容易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学生们在反复阅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品味小说语言, 揣摩人物心里的基础上领会文章的内涵,从而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黄河颂》中,作者通过对黄河的反复歌颂,来让人们领略到了祖国壮丽河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木兰诗》中那个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人们要孝顺父母;《散步》中的一家四口三代人,“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这两个背影,虽然默默无声,但是却让涓涓细流淌进了学生的心里,让他们体会到了浓浓的深情和肩上的责任;《背影》中那个笨拙的父亲的身影永远留在了学生的心里,体会了什么是真正的父子情深;《斑羚飞渡》中悟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些短小精悍,而有意味深长的文章,并没有像道德卫士那样口口声声地说教,但是却收到了不-样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世界观,这些都是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学生 并没有深刻地体会到浓厚的说教意味。
二、优秀的课本剧策划
中学生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而且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精力特别旺盛,让他们一节课40分钟总处于集中、紧张的学习状态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灵活多变一点可能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课本剧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出好的课本剧不仅需要优秀的改编,还需要有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团结协助的演员,更重要的是组织、策划和协调的能力。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写出优秀的剧本,这就让他们在无形中学会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从而学会更好地去尊重他人,虚心求教。
其次,好的课本剧能让观看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学到东西,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往往选择一些故 事性比较强的、生动有趣、情节跌宕起伏的小故事,如安徒生的童话就是很好的素材。笔者在讲授《皇帝的新装》的时候,就让学生们在课后把这篇课文改编成一出课本剧 ,并在课堂上展示。
小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当看到剧中的皇帝扮演者真的没有穿衣服(穿了小短裤)时捧腹大笑。在这大笑中,无形地告诉了学生-一个信息,那就是愚昧无知、不听他人劝告、爱慕虚荣带来的往往是,人们的鄙视和耻笑。以后,谁还敢这样做?那不得让人笑死了。教育的目的到达了,但是学生们却没有感觉到这是教师在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丑 小鸭》中的丑小鸭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和艰辛才成为美丽的白天鹅让学生们思考一个道理,那就是美丽和掌声要自己去争取的;《廉颇和蔺相如》中那个负荆请罪的廉颇和宽宏大量的蔺相如让学生们懂得了做人一定要知错能改,要宽容待人,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只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凡此种种,不能枚举。只要能挑选好的课文,教育的目的就很容易达到。
三、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德育氛围
对于当前的教育来说,信息技术得到了-定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增添一抹颜色。 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德育的气氛。对于初中语文来说,这是一-门人文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拥有直观的教学感受,拥有-定的领悟。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更好地对于课堂知识进行补充,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助。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本文的作者是史铁生,关于史铁生的生平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于史铁生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关于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定的德 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得到对于生命的感悟。
四、围绕课文内容,发掘德育教学素材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立足于课文内容,将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于初中语文的课本,其中有着很丰富的内容,比如尊重生命、感悟爱与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对于教师来说,要立足于课本知识,在课堂上,除了要给学生传递一定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备案,准备好课堂上的教学工作。
例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本课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对于海伦凯勒,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定的介绍,关于海伦的故事,教师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发掘德育教学素材,比如莎莉文教师的身上有哪些优良的品质?围绕课文的内容,深入挖掘德育教学素材,让学生得到一-定的领悟。
结论:教书育人,这是一个教师的重要使命。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师应该也要承担起教会学生做人的重任。不要认为德育教育就是班主任的工作,其实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教师们应该好好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语文博大精深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成才。
参考文献:
[1]郑建明.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8(12):152.
[2]周明波.文道合一,立德树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精神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18(33):190.
[3]黄敬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思想渗透——以《陈太丘与友期》教学为例[J].课外语文,2018(33):192.
[4]林海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解析[J].考试周刊,2018(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