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好我的班--农村校班主任有感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车晓辉
[导读] 很多的班主任都会忙的焦头烂额,因为班级管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
                         
        车晓辉
        天津市静海区双塘镇中学 301600

        摘要:很多的班主任都会忙的焦头烂额,因为班级管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如何能破解班主任低效忙碌难题,下面就我自己这几年的带班经验谈几点方法。
        忙,是班主任的共同心声,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觉得这个忙会更甚之,班级中很多孩子出身于农民之家,家长对教育不重视对子女的管教缺乏方法性。这就大大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有很多时候学生在校出现了状况,我们联系不到家长,或者是家长以忙为理由不与老师进行配合。
        初任班主任之时,整日疲于处理班级事务、应付各项任务,苦不堪言,更可悲的是在忙碌之后,教育效果却是微乎其微。于是我本着“多看、多听、多问”的思想,不断地改进自己带班手法。如今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收获,有了自己的带班理念。
一、带班方针“一班两制”
        班级要想实现自主管理,一支有能力、负责任的班干部队伍是不可少的。
        由于自己所接班级是八年级,接班之前班级已有了班委成员,加之刚刚接手,对每一位学生都不够了解,又怕自己任命其他学生会伤了原有班委的心,开学初我就延续了之前的班委成员。很快我就发现,班级整体都过于散漫,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不及时,这期间我也多次开班委会议,多次指出问题但是收效甚微。再三思考研究之下,我制定了“一班两制”的方针。
        (一)注重培养人才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班干部,能力都是培养、锻炼出来的。于是乎我对本班的原班委成员进行了培训。
        1、固定时间开班委例会,会议上对班委的工作进行点评,无论做的好还是坏,都到点评到位,让他们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以后如何改进,培训时班干部记笔记。
        2、让班干部知道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为每一位班委制定一份任务清单,不能泛泛的提要求,具体的安排任务,分条列出。
        3、安排班干部值日,每日一轮换。将班级公约制定出来以后,每日有班干部按照班级公约条款对学生每日活动进行记录。
        (二)建立班级委员会
        我学习了梅洪健老师的一种带班方式,班级委员会。完全的照抄梅老师的班级委员会模式是行不通的,因为我的班级和他的不一样。我尝试将班委制与班级委员会制相结合,由不同的班委担任不同的班级委员会的常委,按照班级内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特长不同,分配到不同的委员会之中。这样既维持了原有班委的职责,也为他们增加了人手,同时使全班学生都能加入到班级事务的处理上来。
        在我的班级内,设有班级荣誉委员会、班级卫生管理委员会,班级文化艺术委员会、班级运动委员会、班级学习研讨会。为了不让班级委员会形同虚设,我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提出了一个“为班级赢得第一张证书”的活动,我将学校开展的演讲、征文、背诵《守则》评比等活动委派给班级荣誉委员会,由该委员会的成员在全班进行挑选,选出“人才”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争取在比赛中为班级争光。同时将卫生评比交给了班级卫生管理委员会,由它们负责班级卫生,想尽办法赢得卫生标兵。将每周的板报、手抄报等活动交给了班级文化艺术委员会,将每日课间操评比交给了班级运动委员会。在一定时间内,看一看哪一个委员会为班级争得的荣誉更多,我会以大字报的形式将该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名单贴在班级本口,表示感谢。这样一来班级内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动起来,进一步促进班级内良性的循环。
二、带班前提“深入了解”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让·雅克·卢梭说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了解学生,我们对学生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轻率地对学生们下断语的人,是往往会判断错误的。”
        作为班主任第一要务更是要掌握班级和学生的详细情况。我们接手班级初可以制作一个表格让学生填写,包括学生父母的姓名、工作、家庭住址、电话、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平日里在班级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会通过问卷调差、谈话、网络交流、家访等方法调查情况。我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当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很多管理上的困难会迎刃而解。
        就拿“如何控制学生玩手机”来讲,我觉得要在班级解决玩手机这一难题,首先要做的是知道班内有多少人有手机、手机的来源、学生的手机号码等问题,切实的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我们才能找出管理手机问题。
三、带班原则“一切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
        我认为真正的爱学生,就是对学生多一些夸奖与赞美少一些批评与指责。从我还没有接手三班之前,已经听说该班有十几位学生出了奇的不好管理,违纪行为层出不穷。

今年刚好担任三班的班主任,才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已经多次被学校德育主任邀请,解决违纪问题了。由于知道这些孩子是惯犯,所以每每遇到他们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并没有急于批评与指责,而是给与了足够的耐心与宽容。通过了解我知道,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大多都是家庭上有一些变故或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家庭中缺乏了关爱,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就更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欣,一个胖胖的女生,课上不认真听讲,总是大声的打喷嚏引起大家的注意,不穿校服,爱打小报告,不完成作业......          我记得曾经看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实验:有些动物因为好的行为,受到了奖励;有些动物犯了错误,受到了惩罚。受到奖励的动物比收到惩罚的动物学习更快,效果更好。这个研究被证明同样适用于人类。
        于是我对欣以及全班进行了一个这样的教育方案,我每周都利用班会课强调一些校规、班规。我并不是单纯的下达命令,而是讲出每一条规则的益处。以穿校服为例,学生穿校服有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整齐划一;有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穿上不同的衣服代表着不同的人群,军人着军装,警察穿着警服;保护学生人身安全,防止校外人员混入学校。由于每周班会我都会强调这些规定有什么样的好处,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但仍有例外。
        面对像欣这类例外的学生,每每发现他们违反规定,我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批评,我知道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很长的过程,也知道责备没有用,不但不能改变事实,反而会招来愤恨。因此,一旦我看到他们不穿校服,我会把他们叫到身边,让他们给我说出穿校服的好处是什么,这样一次、两次、三次......现在我们班已经达到全班都能穿着校服上学了。当然同时也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被重视感,在班级中多分配一下工作让他们去完成,他们会成长的更快。
四、带班细节“做好纽带”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精心去做好“纽带”。这条纽带既连接着家长与学生、也连接着科任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意义非同一般。
        (一)家长与学生的纽带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多是对立的,很多家长向我抱怨,在家里说什么都不听,总是顶撞家长。其实学生出现状况是正常的,但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对,总会起到不好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从中周旋,达到目的。
        我班的副班长,一向懂事听话的她竟然谈起了恋爱。刚知道这件事情我很震惊,想着如何能在不伤害学生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直接找其谈话,只会把事情放大化,对她的影响极其不好。告诉家长,又怕家长大怒,使其与家长之间闹矛盾。于是我想了个办法,我给这位同学写了一封信,主要内容是江山如画,未来是如此的绚丽多姿, 不同的选择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我想她是一位聪明懂事的学生,这封信对她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同时联系母亲,劝告她不能对孩子进行粗暴式的教育,要好好地与女儿进行交流,心平气和的教育引导。我相信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她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科任老师与学生、家长的纽带
        一个班主任如果不能让你的科任老师对班级有一种认同感,不能让科任老师做班级的主人,那你就不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不能时刻把自己放在班级的中心位置,而是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存在是为了在师生发生冲突的时候维护科任老师的利益;我的一切做法都向科任老师征求意见;班级一切成绩都属于大家;这是我们的班级而不是我的班级。
        有一天晚上,我接到班里一位女生妈妈的电话,电话中这位母亲有些气愤,她说女生回到家就哭,说数学老师骂了她,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她是“神经病”。这位女生哭了一个晚上,不肯吃饭也不愿意出自己的屋子。此刻,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但我对数学老师有着绝对的信任,发生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有原因。但此刻家长情绪激动,我不能替数学老师多做辩解,因为我不在现场,我说的任何解释都可能成为包庇,会导致家长的不满,学生的起哄。我先挂了电话,说要打电话给数学老师,了解一下情况,顺便安抚了一下家长与学生的情绪。由于时间过晚,我并没有给数学老师打电话,而是想了想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过了些许时间,我给这为母亲拨通了电话,电话中我说刚才给数学老师打电话时,听着她的状态也很疲惫,没有忍心询问上课的事情,因为我问了只会使她今晚难眠,我明天到了学校一定会跟她谈及此事。我这样说了家长也不会不依不饶,但是怎样消除家长与学生心中的气氛呢?我和家长讲了数学老师上周做手术的事情,本来术后要休息两个星期的,可是她坚持术后一周就来上班,是怕学生们的功课落下太多,家长情绪稍微缓和了,知道老师说话过重也是因为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时情急。这个时候我说让这位同学接一下电话,我觉得如果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家长也会没事。跟学生主要说明一下,所有的老师都是关心她的,希望她能够更好,更优秀。遇到这种事情要跟家长跟老师正确的解决,千万不能影响身体不吃饭,也不能影响到学习。班主任老师的理解与关怀,使她缓和了自己的情绪。此时我又和家长谈了谈该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谅解。当然第二天到校后,我再一次与该生谈话,让其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好好学习。更小心翼翼、轻描淡写的与数学老师谈论了一下这件事情,数学老师也没有很愤怒、难过,而是说以后说话注意一点不要太过冲动。这件事也算是圆满解决了。
        班主任是忙碌的,但我们不能“瞎忙”。一定要在忙中思考,在思考后再忙着行动。我担任班主任的时间不长,但这两年之内我得到了校领导、校老教师和我班科任老师的认可,这是我最开心的。在今后的班主任生涯,我定会继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一位不瞎忙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人性的弱点》【美】戴尔.卡耐基著 黎天译,重庆出版社。
2.《班主任工作十讲》陈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3.《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梅洪建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4.《如何做最好的教师》魏书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5.《最伟大的教育家》(爱尔兰)弗兰克.M.弗拉纳根著 卢立涛 安传达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