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与观念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任秀
[导读] 在我国的教育环节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这一理念需要渗透到初中教学的各个学科中。
        任秀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中学,陕西  志丹   717500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环节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这一理念需要渗透到初中教学的各个学科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不断约束自己的实践行为,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教书育人的理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需要贯彻育人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功能;渗透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授理念,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相结合,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育人技能和育人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有多种需要化学教师探索和利用。
一、定期开展化学研究活动
        化学是探索性的,要发挥化学教育的作用,就必须定期开展化学研究活动,探索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建立互动式的化学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研究产生兴趣。这些都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关系到学生化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每位化学教师可以在科研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化学教学经验,有利于相互学习。有时候,一个老师会忽略一个小问题,但一群老师会更深入地挖掘,让小问题无处藏身。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务实精神
        化学是一门要求严格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求实的学习精神,激发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求真务实的思维支持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例如,在讲授化学“周期表”时,可以促使化学教师在“英国著名科学家罗利”的过程中发现稀有气体氩,使学生了解提取氩的难易之处,了解获取化学知识的困难之处,使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精神的成就。此外,初中化学教师还可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化学实验操作程序复杂而严密。任何错误都会影响化学实验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不能容忍一个错误,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务实精神。
三、逐步深化教学改革
        教师要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科的核心素质,同时要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载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师要把握化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结合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评价体系,整合化学知识和技能要求,构建化学思想,培养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想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以及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化学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形成正确价值观、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手段,整合教学资源,统筹规划,实现全过程教育和全员教育的目标。
四、理论教学中充分结合实践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有的知识内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实践,提取出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化学信息,然后结合实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燃烧的条件》的教学中,可以用最近一次火灾的例子来教授。课堂活动开始时,老师先播放火灾现场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总结火灾原因。整个总结过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结束后,邀请几位学生代表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然后对学生代表的总结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辩证地看待事物
        化学涉及对物质的研究,学生们将推翻他们以前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认识。例如,在过去的概念中,学生会认为空气是空气,水是水,这是一个直观的东西,但他们不会知道空气中有可燃的空气和固定的空气,以及水中的水分子。空气不是空的,水不是完全纯净的,没有杂质,它们都是物质。物质性是世界展现自我的方式。通过学习化学,学生可以改变他们以前的观念,不再定义世界。相反,他们会明白,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不是黑是白,这样他们才能学会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同时,它也会做出反应。两者既有联系,又有矛盾。事物就是在这种统一和矛盾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过去,学生总是从一个角度思考,而不是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问题。
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教育意义深远。其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充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相关知识的教学中,首先,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火药生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燃料资源的合理利用。然后我向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知识:火药主要用于军事。早在宋代,“黑火药”就出现了。随后,火药在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坚定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念,不自觉地提高社会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化学育人功能和观念在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提出了定期开展化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务实精神;逐步深化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中充分结合实践;辩证地看待事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提升化学教学效率,提高育人功能方面有座帮助。
参考文献
[1] 梁淑瑶,范艳花,柏.如何将德育渗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7-38.
[2] 龙苗苗.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与观念渗透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9):102+104.
[3] 胡红杏.我国化学基本观念研究: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9(06):41-46.
[4] 吴俊明.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与观念渗透[J].化学教学,2017(02):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