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兴龙
[导读] 数学逻辑思维的正确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要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李兴龙
        成都东部新区老君井学校  四川 成都  641421
        摘要:数学逻辑思维的正确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要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合贯通,就必须要学会紧密严谨具有逻辑性的解题思维方式,正确思维逻辑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辩证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学生养成数学解题的正确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妙解答各种难题,在解题思路中学会举一反三、反复论证的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策略培养
        初中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性的思维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综合运用优良的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严谨的解题策略,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那么,如何进行初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培养呢?
        一、创设有利条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
        有利的学习条件有助于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养成,在逻辑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有利的学习条件下养成严谨紧密的数学思维逻辑。例如,在进行方程式的数学运算时,学生容易出现计算不仔细,公式概念不能完全掌握的情况,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解题外部环境,同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解题方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的重要。[1]比如,在计算不等式的方程运算时,a+b=c+d,a>c,求b和d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解不等式时,教师应该先为学生提供解题的思路,在该不等式的解题过程当中,要注意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并规范解题步骤,注意在解题之前先写一个解字,经过教师的提醒,学生对不等式当中的解题步骤有着清晰的规范,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解题。再比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要运用创新型的课堂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辩证的思维逻辑,在(a+b)*c,(ab+bd)d,这样的方程式运算时,教师需要先教会学生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口诀,再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题目的运算,运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解题中的困难,教师可以示意学生进行举手问答,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得到的题目答案,是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一个最真实的体现,教师在采取“逐个突破”的讲解策略,帮助学生解决解题中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规范步骤,自我思考,教师纠正”这样的三个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氛围,是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强调辩证分析,提高学生发散逻辑思维的培养
        在树立学生发散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时,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辩证分析的数学教学策略,辩证分析的解题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较强、计算仔细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辩证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上,练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百炼成钢,因此每周五下午3,4节课定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小测,下学期每天中午12:10至12:30定期进行每日一练,能够有效的帮住学生养成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练习中,根据每天学生做题的错题率判断学生对于哪一块的知识点理解的还不到位,在哪些地方课堂上还需要着重复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在解题思路上严谨周密的思维逻辑的培养。[2]在比如,我在讲解几和图形时,常常让学生自己先动手剪出一个几何图案,这样,既能能加强知识点相对薄弱的学生对于学习几和的兴趣,又能提高基础掌握扎实的同学对几和图形的辩证思考,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让数学学习进入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欢声笑语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温习的创新型、发散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生二次函数时,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很著名的数学事例,先向学生解释一下二次函数是怎么由来的,并且让学生先谈一下子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活跃学生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的兴趣提起之后,引入教学实例,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深入了解。
        三、重视合作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
        在初中学生正确逻辑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格外的注重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可以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互相碰撞,解题思路的整合交流,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题多解,良好的辩证思想的养成,离不开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3]例如,当教授图像与自然的反比这一课时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己去解决这类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图像可以类似于图像绘制方法的子函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是,当根据图像讨论属性时,学生在指定每个分支上的属性加或减的情况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先独立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结论上的差异。当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时,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可以讨论不同的观点,正是在这种精神的碰撞中,智慧的冲突,使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会相应的提高,有助于形成倾听和吸收他人的好习惯。再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证明》这一课时时,教材中的例题可能只提供一种解题思路,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一起交流出不同的解题方法,经过激烈的讨论,很多小组都能够得到其它的解题方法,这时,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证明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证明方法进行反向的逆推,在推到的过程中,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的养成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因此,其中,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能够使得学生主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敏锐程度,将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发挥到了最大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思维逻辑培养的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推动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辩证把握。
        四、结论
        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正确培养,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交流以及互动,帮助学生真正的解决思维上错误的解题思路,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内容简洁,形式生动,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多做表扬和鼓励,培养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诚信、诚实、不盲从的品质,养成尊重事实、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的科学态度。参考文献:
        [1]孟健.注重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160.
        [2]廖岚.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9(15):50-51.
        [3]郭长青.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J].科幻画报,2019(04):86-87.
        [4]贾怀明.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