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阅读与习作整合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秀云
[导读]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当限定题材内容及要求时,学生的习作水平并不稳定
        杨秀云
        贵州省江口县第二小学   554400
        摘要: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当限定题材内容及要求时,学生的习作水平并不稳定。但是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大多数的习作题目都已经被拟定,为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命题习作能力。在教材中每单元的习作任务往往可以预见,其中的课文类型大致相同,单元习作题目也与之相关,所以将单元阅读与习作进行整合,可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单元阅读与习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阅读;习作;整合教学
        前言: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单元阅读课文都会对学生习作起到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一定的选择,让单元阅读与习作的整合发挥更多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总览所有的单元内容之后,选择重点讲解某一篇课文或其中的精彩片段,为习作任务作参考借鉴。
        一、阅读激发想象,展开联想习作
        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针对命题作文提供一些灵感。当学生将课文作为一种阅读材料之后,相比其他的阅读内容,已经学习过的熟悉的课文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与知识[1]。所以在进行习作之前,学生可以对本单元所学习过的课文进行回顾与阅读,在阅读中转换角度,不再将课文作为学习内容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阅读材料或者一种信息来源来进行分析。
        例如,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有很多涉及到科技或者自然现象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的神奇,而科技感强烈的文章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选择科技感更强的《纳米技术在身边》进行重点阅读。阅读课文时,学生对于纳米技术会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单元习作时,对于《我的奇思妙想》这一题目学生就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可以是在对于纳米技术进行了解之后的思维发散,幻想在自己的认知中纳米技术可以进行怎样的发展,比如根据文中所说的“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兵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通过这种描述体会纳米的大小,并且联想这样的大小可以使用在什么地方;也可以是借助纳米技术的灵感,自己思考一种新的技术并且描述发明的原因及其应用;还可以将自己看作纳米机器人的角度描述一场旅行,将同类型的课文阅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选择合适内容,进行仿写训练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课文作为学生仿写习作的材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结构更加分明的课文,同时也应该注意选择学生更加容易模仿的内容,来帮助学生进行习作[2]。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时重点对课文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理清观察、习作顺序,并且根据自己所列的习作提纲进行仿写训练,培养习作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课文内容大多属于生活记录类文章,而习作题目《生活万花筒》同样也要求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记录与习作。

教学时,通过对例文进行分析,将文章内容划分出层次分明的段落,并对其事件描写顺序、描写手法等进行记录以及参考。如《爬天都峰》,可以让学生将其划分为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时、爬天都峰之后,对于每个阶段的篇幅进行观察,为自己接下来的习作留下参考资料,对于课文中通过“像小猴子一样”来表现爬山灵巧娴熟的手法进行记录,也可以直接将所参考例文的结构作为自己习作的提纲进行补充,完成习作。
        三、长期坚持习作,提升习作能力
        单元中的课文虽然题材类似,但是其中的作品风格与使用的′手法等都不同,而习作的练习是一种长期的过程,短期的练习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可以借助单元中的不同作文进行长期的习作锻炼,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字数要求,根据不同参考课文在同一个题目要求之下写出不同的短作文,以满足自己的锻炼需要[3]。
        例如,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涉及到的自然世界的内容比较多,可以根据课文《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学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一写相似的与自然之间的故事、与家人和自然之间的故事、与自然界动物之间的故事等。在同一题目下进行规定内容的多样习作,可以在小的范围内尽量大的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锻炼以及提升,而课文的多样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对学生的习作起到帮助的作用。对于同一题材,其实学生往往会写出个人风格各异的作品,对此进行分享的时候,可以同时分享为什么针对同一篇课文自己会有不同的想法,以及自己是如何进行分析的等等,以达到共同的进步以及思维的分享[4]。
        结语:单元阅读与习作之间的整合是对单元课文的再次挖掘与使用。当学生面对熟悉的课文时,会有效地减少分析的时间,为习作留下更多的准备时间。教师在进行整合教学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探寻习作技巧,锻炼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平.巧思优习  悦心创作——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四优”策略[J].华夏教师,2020(20):50-51.
        [2]姜凌佳.见“微”知著  情动辞发——略谈小学语文习作微课的开发与利用[J].浙江教育技术,2020(03):49-52.
        [3]费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信息技术与儿童习作“美丽相遇”[J].小学教学研究,2020(14):26-28.
        [4]刘月香.师范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宁夏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5):77-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