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 张娟娜
[导读]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决定着班级的发展方向,

        张娟娜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实验小学,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决定着班级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师生关系能否和谐地建立。许多班主任过分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甚至忽视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最终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针对班级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从教育理念、评价方法和班主任本人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管理;班主任;师生关系
        
        小学生在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的关心和关怀。所以,小学老师的辅导时间是陪伴学生的。小学生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当小学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启蒙老师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和学生观,努力构建和谐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做重要性下面笔者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要全面负责。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将教师看做领导者,下达命令的人。但正确的看法是,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身体、心理健康的管理者。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由暂行规定规定。其基本任务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的教育、综合管理、综合的指导,并开展班主任工作,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加强日常教育和规范化教育,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时期。班级管理没有班主任,就无法建立和谐的关系。这可能会对处于思考萌芽阶段,刚形成世界观的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这使学生在关键时期失去有效的研究指导,不利于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加强班级管理,促进班级和谐,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减少与学生的冲突的方法
(一)树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
        小学生崇拜班主任,很多学生甚至模仿他的言行。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班主任要从外表、言行、文化素质等方面提高自己,衣着得体,举止优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眼界,使自己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和班级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当好教师,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向学生传播健康快乐的正能量,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对学生有了解,深入的了解,可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道德、审美、认知、感情、意志等信息。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越深,就越能促进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融合,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了解,知识学生想的是什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


        小学生还不成熟,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他们犯错的时候,他们的想法总是简单的。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和心理特征。班主任要体谅学生的过错,少一些批评和歧视,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它是检验教育者是否真正具备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教育者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如果学生从小就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他们就不敢尝试。当他们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他们很难主动迎接挑战,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努力学习。比如我们班的王同学,因为他很聪明,数学成绩也不错,但因为上三年级时,外婆突然因病去世,父母又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他,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严重打击,结果成绩下降。因此,我经常把他带到自己家里,让他感受到家人的爱,让学生们更积极地和他一起玩。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王菲逐渐从失去奶奶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四)关注弱势群体
        小学班主任往往只看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更关心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我觉得学习不好的人对班主任不满,对自己不公平。由于得不到平等对待,老师和学生渐渐疏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极度紧张。因此,小学教师被要求重视弱者的发展。比如,应该鼓励上课时不想讲话的学生。班主任要关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障碍要有更多的耐心,更深入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之花,要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入手,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五)它是展示学生积极学习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找到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班主任通过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和成果,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展示给学生的平台是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相互学习的有效方法。小学生对所有的事情都抱有好奇心。我想得到鼓励和表扬。肯定自己努力的成果。所以,班主任要重视他们,不要忘记学生的纯真,多给他们鼓励的话,认识到自己的有点,增加自信,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改变小学师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耐心、细心、负责,要发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地工作,与学生每天相处融洽,每天细心发现对学生的变化,以及对变化原因的移情理解,及时引导或干预,将是学生行为方向和思想道德的积极方向。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耐心、细心、责任心强,积极发现学生的变化,帮助学生面对困难,走出困境,也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梁桂玲.论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32+37.
[2] 林晓梅.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教书育人,2017(31):70.
[3] 蔡艳晖.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238-239.
[4] 廖燕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J].学周刊,2016(17):12-13.
[5] 杨天虎.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