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王继磊
[导读] 一直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可能都不太被人们所重视

        王继磊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第二初级中学,山东  济宁  272612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可能都不太被人们所重视,新课改以来体育加入中考后初中的体育才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对体育不感兴趣,要做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体育,那就需要教师创建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课堂,让他们很清楚的认识到锻炼身体的快乐和重要性,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从内心真真实实的重视起体育课来。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制约,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从内心没有我要锻炼身体和好好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的意识。在一些偏远的学校里,更是没有按教育部规定的体育课时数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思路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伴随着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门课程,更是初中学校最基础的必修课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体育也参与中考,体育的地位不言而喻是如此的重要,不管是在那个学习阶段体育教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怎样的学生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素质。
        一、体育课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初中体育课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由学生的兴趣决定的,学生有兴趣参与就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好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要发展学生的健康那是无稽之谈。但是对于做游戏许多学生还是非常有兴趣的。初中生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就会真实的体会日常生活,更多的去模仿和完成日常生活和在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一系列的实实在在的技能,用这些技能来提高他们活动能力和基本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对于初中生的身体方面的发展也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平时的体育课上经常变化游戏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游戏的各种环境,就会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提高要求,促使每一位初中生体育发展速度和耐力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们辨别操作时间和空间的本领,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使他们适应任何外界环境的能力大大的提高。
        二、明确体育的重要性和多重性
        我国提倡的所谓的体育指导性和全局性纲要就是《全民健身计划》。为了要保证初中体育教育能够按照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要求要有计划地实施,就需要将初中体育教育与外界的体育活动有力的结合起来。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全体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培养每一个学生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中国体育精神。为了达到这种体育精神就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等到将来走上社会以后还要坚持体育锻炼。把这种体育精神传承下去,做到全民健身的催化剂。所以,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不要仅仅抓住当前学生体育达标成绩为教学目的,更多的是加大促进发展学生的体育精神为载体。为了初中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体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多重性。


        三、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被动的完成教育教学的内容。如做健身操学生在被动的跟着教师的各种活动项目进行锻炼的。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失去了体育活动的兴趣,觉得体育课枯燥无味没有一点意思,从而不愿上体育课,害怕上体育课,长此以往就是去了上体育课的兴趣。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尽量找一下使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锻炼,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不断的进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锻炼中去。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还要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都不同,对于体育锻炼的承受能力也必然不一样。而且,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也不同。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灵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如“游戏教学、竞赛教学、有奖教学”等,在增强课堂乐趣的同时,又教会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技能,改善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增加了交流,从而达到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综合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五、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误认为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是由他们的身体素质决定,学生身体强壮,成绩就好,身体比较孱弱,成绩也就不好。其实,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方面是有各种差距和不同的,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影响测试成绩。因此,教师再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要轻易下判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适合的计划,因人而异。对于一些先天条件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要积极进行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改变之前那些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引导和帮助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跳远的相关技巧时,教师首先可以播放一些具有丰富跳远经验的运动员的跳远视频,将这些视频慢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观察这些运动员在起跳时运用到的一些技巧;然后,教师可以自己现场为学生进行几次跳远的示范;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总结跳远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与技巧。此外,班上如果有一些同学的水平与总体相差较多,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的要求适当降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进行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掌握跳远的技巧。
        六、结语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想要改革创新自己的体育教学,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体育困难,以及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联系教学实际来加强锻炼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改革,真正的做学生有益的事情为目标,通过互相帮超,学生体育项目的水平和能力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周涛,夏环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9(05).
        [2]马玉梅.关于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