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初中语 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 李新华
[导读] 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到了初中阶段,这一时期正处在链接初中和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环节。语文学科的价值引领和情感教育作用使很多学生自幼受到熏陶,并成为其人格思想发展的重要启蒙课程,到了初中阶段,
        李新华
        德州市陵城区睿聪实验学校 253500
        摘要: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到了初中阶段,这一时期正处在链接初中和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环节。语文学科的价值引领和情感教育作用使很多学生自幼受到熏陶,并成为其人格思想发展的重要启蒙课程,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身心记忆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语文教师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学习中认识语文、重视语文和热爱语文。基于此,本文章对关于优化初中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引言
        语文作为初中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文学修养和理解能力,更有利于对我国传统优秀古典文化的传承。传统教育模式中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性不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足。为了能够提升学科价值和及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便需提升教学模式优化的思想意识,并从教师和学生双方着手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打造。
一、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对学生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的要求更高。多元化教学方法指思维方式多元化、教学性质多元化。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可促进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不再高高在上、不可质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业的引路人;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思维不再受限,想象力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文字分析和感悟能力;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独立分析能力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初中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在新课改趋势下,却有许多教师尚未意识到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的重要意义。究其原因是教师对于教学创新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会耗费自身的大量时间及精力,甚至认为教学方式与思想的创新是无用之功。也许在校方倡导之下,教师会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学生的兴趣激发提起重视,积累素材,改革教学方式,但是久而久之,教师便很容易忽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使得教学流程过于枯燥,自然无法达成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标。
        (二)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的引导作用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将自身的优秀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去,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然而,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未能注重“生本理念”的课堂渗透,在教学时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还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让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实际上,教师这种授课形式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没有考虑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感受。
三、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措施
        (一)翻转教师教学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实际中,大部分情况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按照既定的课时计划向学生笼统灌输语文中的文学常识、人物形象和主题分析等知识,学生在台下聆听、做笔记、完成作业,将知识点囫囵吞枣地吸收,这样被动的状态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大大削减。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摆脱传统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善于启迪、善于引导的艺术教育家,在能教与会教之间做到得心应手,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应对初中语文课堂,在教与学、师生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学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理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让传统的“灌输型”授课模式结合“启发型”、“讨论型”、“自学型”的新型学习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互利网+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更高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空间。在该空间内,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预习、复习,也可以从教学板块出发,来让他们自主进行生字词的学习、文本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练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一些游戏类的语文习题,让他们的自主学习更具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初中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学生们可以多一位老师,即在线语文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进行多边交流和互动,让语文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发生。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此类的教学平台,教师可选择一些阅读文本进行添加并指挥组卷,让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练习。学生们在完成后,可由系统进行判断,并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加以呈现。这份报告意义非凡,可以为教师的第一课堂甚至是第二课堂提供依据,使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调整和完善。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新课改趋势下,教师要适应实际教学需求,必须要首先做好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改革,只有自身的自律意识,能够让教师更积极地去学习,去填充自身知识体系。校方应当激励教师在业余时间学习,通过主动参与网络课程以及讲座等形式丰富自身。虽然除校内的活动以外,校方并不应干涉教师生活,但是应当积极地通过不同的激励方式去引导语文教师学习。包括课下的读书分享活动以及竞赛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去激励自身,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这样的教师,才能有活力,带给学生动力。
        (四)构建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作为青少年,在该成长阶段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民主意识,做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工作要充分结合其性格特点,尽可能构建出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开展。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着足以说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自己打造成一名民主型的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需要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上,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要具备包容之心,尽可能以鼓励的方式刺激学生提升自己,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并顺势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学习。
        (五)微课资源利用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声音、图像、动画合三为一。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10-15分钟,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倡时间越久,教学效果越好,其实这是违背学生学习时间规律的。微课教学时间通常在10分钟内,教学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色彩丰富,故事性强,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听觉,丰富的资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结束语
        在新课改趋势下,各科教学的滞后性都愈发明确地体现出来,初中语文教学也有诸多难点需要突破。因此文章基于新课改趋势,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问题以及改革策略进行探讨,以供教师进行参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真正推动教学改革,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洪奎.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措施[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34-235.
[2]张雪梅.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J].才智,2019(22):21.
[3]何志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运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9(07):106.
[4]王红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48.
[5]梁文平.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28):339-3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