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用心引导——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实效之浅见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李强
[导读] 学生能否全面发展,与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德育教育在初中生当下的学习生活中,以及未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初中班主任作为与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角色
        李强
        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九年制学校      610105
        摘要:学生能否全面发展,与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德育教育在初中生当下的学习生活中,以及未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初中班主任作为与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角色,要铭记自己的榜样身份。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是否实施德育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来探究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实施德育教学的管理情况,旨在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德育教育居于首位。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教学活动中,不应单纯的只注重成绩的高低,还应将教学的重点延伸到德育教育上来。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角色,更应该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研究。
        一、正确且科学的看待初中生的心理现状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特殊性,此时的学生正处在懵懂期,无论心理还是身体他们都不太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拥有独立意识,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在遇到事情时,喜欢自作主张,想要独立处理一些事情。更是很多初中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爱面子虚荣心强,不能控制自己,不能管理好情绪等。在学习上,因为科目多较增加,课时量长,课容量大,所以很多学生容易焦虑,心理压力大等。再加上初中生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部分学生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并且现在网络的发达,各种信息都会随之而来,如果相关部门对这些情况不加以重视,很容易使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教育的管理工作
        1、打造教室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教室文化氛围的作用
        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都会受到班级环境的影响,积极的对班级环境打造的有文化气息,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室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阵地,它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不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升道德品质的一个主阵地,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环境上要多下功夫,既要保持干净整洁,又要充满文化气息,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打造完美的教室环境,将育人融于教室环境中。比如办黑板报,不仅可以体现班级文化建设,通过黑板报,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有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黑板报在主题选择上,应注重多样,教育意义重大。除此之外,在教室张贴名言警句也是很有必要的,它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使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兴趣,有利于良好心态的保持。最后便是班级物品如何摆放和班级花草如何陈列方面,物品摆放要整齐,花草陈列要有序,都能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有利于学生健全心理的形成。班级环境无处都体现着民主,平等,融洽,和谐,学生能深刻的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并提高班级体荣誉感。


        2、运用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对学生集中辅导
        在学校所有的教学内容中,德育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都会添加班会课,班会课中,通过积极向上的班会活动,给学生集中辅导。在班会课中,班主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心灵上能得到升华。由于班级内的学生年龄相仿,认知相同,所以班会课进行起来也比较方便,且因其能使所有学生融入课堂交流和表达,也因活动中形成的良好的氛围,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是了解学生心理的一个好办法。再通过班会课的一些感染,来改变学生一些错误的思想认知,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3、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常常对个性有所误解,与人交往时也时常会有很大欠缺,更是由于缺少沟通对象,所以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困扰。部分无法适应当前初中的快节奏生活,所以学习压力太大,过于焦虑。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通过行为动态揣摩学生的心理动态,面对一些问题学生,运用合适的手段,及时沟通和疏导,避免其出现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疏导的过程中,切勿烦躁,要有耐心和爱心,对于学生进步的地方,要及时肯定和表扬。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还要多与学生交流,作为师长,要耐心聆听学生心声,并且用心去感受学生的难处,以便于教师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4、有效沟通,形成合力,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要设立心理辅导站,班主任要同心理辅导教师联合起来,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解决问题。面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家校联合,通过专业的心理医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
        5、结合时代改进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多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模式非常的单一,这导致了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初中阶段的班主任没有结合实际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低质量低效果的现状很难得到改变,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于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断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目前初中生的心理现状,加上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因素非常多,社会大环境又极其复杂。作为班主任,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重视德育教育,运用合理的管理工作,最终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韩丽萍.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37):223.
        [2]张小荣.以德育人,用心引导——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实效之浅见[J].新课程(中学),2019(05):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