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聊城东昌中学 252000
摘要: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学生们由学习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吸收者,提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此增加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发动自己的脑力。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年纪,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将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措施;
引言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的人才越来越具有竞争力。适应这一形势,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化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就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只是讲述化学概念以及化学方程式的用法,在学生的平时练习中采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们的内在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渐渐地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们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课堂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有效地为引导学生求知化学提供巨大动力,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初中化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习可能会感觉无法迈入正轨,对于化学学科的相关理论概念无法理解透彻,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初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创新有趣的课堂引入模式,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化学学科学习乐趣。例如在初中学生初步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演示,如“碘钟实验”,通过对29%过氧化氢溶液、碘酸钾、硫酸锰以及可溶性淀粉、丙二酸和1moL/L的硫酸等试剂进行介绍并设计开展实验,在时钟反应过程中有效唤起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探知欲望,为初中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提供源动力。
(二)利用小组合作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学生,应该为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学生。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就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们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了解,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同学进行交流,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掌握实验原理和要点。教师用设置任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化学实验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
(三)把握化学学习的基础和核心
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的情景,那么教师可以趁此激活学生思维,为什么烧杯中的溶液会变为红色呢,有的同学认为是蒸馏水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有的同学则认为烧杯壁上附着有某种物质将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剩余的同学却认为其他烧杯中的物质挥发后进入烧杯中,从而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这样一个小小的现象却有三种可能之多,当然还有可能是别的因素,但是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现象将这三种推论的支持者们分为三组,然后每组都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操作步骤保证安全)通过这个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这改变了学生们对于实验轻视的认知,很多学生认为实验想象有趣,实验操作让人着迷甚至爱上了实验操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实验恰恰满足这个要求,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而教师仅仅起到辅助和知道的地位。
(四)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培养思维能力
化学学科作为理科的一类,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对知识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此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较强的化学学科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平衡计算过程中,提问36g水分解可以产生多少g的氢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牢牢把握住化学守恒相关概念,通过2H2O=2H2↑+O2↑方程式中已知的水的质量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氢气的质量设未知数为x,根据水的分解方程式找出相关量即水的质量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根据2moL水可以分解成2moL的氢气的比例关系求解出氢气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原理,根据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守恒相关内容有效求解,在有效增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在真正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辅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化学学科综合素养。
(五)应用多媒体教学
化学是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学科,会对物质的性质、结构以及组成等进行研究。而物质的结构和组成这些微观的变化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因此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成为学习困难的一个因素[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静态的物质结构模型或者动态的化学现象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电解水的教学中,宏观上的表现是其被电解之后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但是微观的实际情况学生感知不到,而教材中的静态图片并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将水分解的过程利用动画的方式还原给学生观看,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化学学习中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初中时期是衔接学生们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的重要阶段,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们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8.
[2]许生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22.
[3]刘平祥,马嘉敏.试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16-318.
[4]侯丽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54.
[5]王晓丹.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