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杰
保山技师学院,保山中等专业学校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伴随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及人们生活予以革新,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日渐严格,给予艺术设计提供广阔施展空间,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急剧升高。而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较为凸显问题为学生就业难,需求及供给难以均衡,其问题根源在哪?如何为中职艺术设计学生寻求出路,为中职艺术学校首要考量问题。本文就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职教育;艺术设计;问题;对策
艺术设计专业,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核心构成,肩负我国培养专业设计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及促进现代化设计的任务。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各类艺术设计公司应运而生,为艺术设计学生提供岗位。近年来,中职艺术设计学生普遍存在就业率低、企业满意度不高等,使中职艺术设计难以为社会输送高质量设计人才,教育现状使人担忧,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刻不容缓。
一、艺术设计及教育概述
艺术设计主要指,人们对世界认识及改造进程中,存在的主观能动行为,将人类社会各项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及审美情趣集于一身,使人类生活得以改变。艺术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划分为现代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染织及服饰设计。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为,教育者有计划培养设计人才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对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当前我国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1、生源素质较为薄弱
1.1文化素质及专业基础薄弱
中职院校中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未有显著喜好、特长,学校招生时,设置入学门槛过低,对艺术设计学生未能采取专业面试,影响教学质量。
1.2对专业知识认识不够,学习主动性缺乏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多数家长及学生错误认为,读取中专未能有良好的前途,致使学生在填报专业时,未能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盲目性,仅凭自身感觉或片面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好玩而填报。殊不知,学习艺术设计并未想象那么容易,学习者需具有一定艺术天赋,同时自身悟性及学习方式尤为重要。部分学生入学后,发现自己对所需知识不感兴趣,学习存在依赖感[1]。
1.3学习目标未能明确,危机感匮乏
多数学生入读中职院校,并非自身所愿,部分家长避免学生过早进入社会,将学生送至中职院校。上述因素作用下,学生未能将自身学习目标予以明确,对毕业后就业较为迷茫,致使自身养成懒惰不良行为,对专业研究力度降低。通常仅完成教师作业后,课外自主性练习及巩固较少,致使学生专业水平偏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社会所需
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课程设置随意,教师对难度无法合理把控。课程学习及内容安排顺利不当,部分教材版本过于滞后,难以将新理论、技术、材料等予以反映。其二,课程知识结构脱节,学生难以接受系统学习。譬如,艺术设计手绘与电脑软件课程教材脱节,教师难以清晰明了向学生讲解具体内容,学生短期内无法深刻理解,造成“学过就忘”现象。
3、“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
中职教师与普通中小学教师,显著区别为理论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均需具备,如此才能培养高素养艺术设计人才。当前,实践为专业理论教师薄弱点,实践教师未能拥有较强理论知识;熟悉掌握艺术教师对电脑设计软件不熟悉,熟悉电脑软件教师,对艺术理念不够深入。加之部分教师自身掌握知识未能及时更新,缺乏企业设计经验,使教学内容成为纸上谈兵,近年来填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量增多,教师与学生严重失衡,教师教学负担过重[2]。
4、未有固定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中职学校艺术设计,其专业学习一般为三年,在最后一年通常会进入实习阶段,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习难,为常见问题,主要为企业害怕学生进入后打乱正常工作进程,提升企业管理成本。多数院校未能与企业形成良好合作,难给予学生专业实习岗位,学生只能从事与设计毫无关联岗位,毕业后难以胜任设计岗位工作。据研究调查表明,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专业对口就业率不超过10%,主要因学生自身未能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三、改善我国中职艺术教育具体策略
1、制定完善招生计划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制定招生方案时,需将传统原则予以变更,立足于设计实际状况,将各班级人数予以控制,入学前需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检测,严格把控生源,筛选可塑性高学生。职业院校需将学生就业为核心,实施人才针对性培养,切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及效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需将市场所需及就业方向予以明确,本质实现学以致用,不仅需考量学生当前就业,还需对学生日后发展予以考量,制定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
2、科学设置课程,合理选取及编写教材
中职院校课程设置前,需深入企业中进行全面调查,全方位分析设计人才能力要求,对艺术设计发展趋势予以深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课程讨论、研究及编制。教材选取方面,需以实用及发展为基础,且教材需涉及当下新材料、新工艺及新理论。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根据学校及学生自身特征,结合设计未来方向,自行编著教材。
3、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为教学活动主导,若想提升教学质量,需将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贯彻,最终依附教师实现。教师思想及学术水平高低、知识面深度等,与教学成效直接关联。现代化艺术设计教育,需培养高素质师资力量,不仅具备职业院校基本要求外,而且需拥有“双师”素质。学校应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学习活动,倡导教师提升自身学历,对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强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使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理念。此外,可聘请企业资深设计人员为兼职教师,切实将“理论及实践”集于一身[3]。
4、多方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率
4.1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学生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为实践性较强展业,要求毕业生可根据客户所需,切实解决各类问题。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间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实习场所,为中职艺术教育发展主趋。
4.1.1加强合作教育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将培养学生全面素养为目标,充分应用学校、企业等教育环境及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如学校实训、定岗实习等,使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予以提升,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复合型人才。
4.1.2建立适合实习所需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为学生实际应用核心平台,更为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熟悉设计行业及社会学习方式,学校应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特征,加强校企间合作,构建符合学生实习基地,确保实习基地具有稳定性。同时学校应积极提倡,学生参与周边企业及学校构建艺术节、美食节等活动,给予免费设计服务,切实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目标。
4.2提倡“双证”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率
“双证”即为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其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具备专业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实践,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顺利上任专业对口岗位。
结束语
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为设计教育核心部分,随着中职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立足于教育进程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主要从生源、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加以管理,为社会培养高素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夏影.解析素描基础课教育改革在中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优化思路[J].中外交流,2019,26(52):104-105.
[2]吴玲.中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服务社会的探析[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10):58-59.
[3]柏雪竹.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前景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