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教育理论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张瑜
[导读] 唤醒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张瑜
        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校
        摘要:唤醒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唤醒教育理论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唤醒教育理论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侧重于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让学生成为一个精神独立、受自己意识支配的独立个体,进而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文教学 唤醒教育
一、唤醒教育理论应用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唤醒教育理论已经应用在多学科教学中。由于小学古诗文内容相对短小精湛,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教师在讲解古诗文的过程中,基于唤醒教育理论,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唤醒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质,真正体会古诗文所蕴含的文化精华。
(一)唤醒教育理论可以对古诗文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唤醒教育理论应用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唤醒学生的个体思维意识,促进小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在对古诗文进行解读时,由于每个小学生掌握的资源和自身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在古诗词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大多都通过教师的解读,从而完成对古诗词的理解并记忆,学生的个体思维意识不能充分发挥,也就不能对古诗词进行自由感悟。而唤醒教育理论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打开想象的翅膀,对作品进行不一样的阐释,这也就是学者所认为的一千个人心中就一千个个哈姆雷特。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要充分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多元化的解读思维,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不再是被动的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二)唤醒教育理论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那将是十分可惜的。通过唤醒教育理论的具体应用,让小学生基于自身经验,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理解与欣赏,从而沉醉在用文字营造出来的笔墨山水之间。
        例如,当学生学习《江南春》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词中描绘出了一幅在千里江南、黄莺飞舞,花红柳簇、傍水村庄、依山城郭、酒旗招展、一一在望、重重古寺、烟雨蒙蒙的美丽场景,这是一幅让心旌神往的绚丽画面,让人的思绪不禁进入了无限的假想之中,当时的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才能写出这样让人神往的画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千万不可桎梏学生的思想,应该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不断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从而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邃与优美。


二、唤醒教育理论应用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用课堂导入唤起小学生的参与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证明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精彩的课堂导入会充分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为教学任务的引入做好铺垫。对于古诗文的课堂引入,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来唤起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赠汪伦》这首诗词时,可以在开始课堂内容之前为学生讲解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李白作为当时著名的大诗人,汪伦对其很是敬仰,特意写信邀李白前来做客,并在信中写道:此处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一听便欣然应允,可是到了却发现十里桃花是十里外的潭水名字,万家酒店是万老板的酒店,李白在了解情况后大笑不止,愈发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所以才会在离别时写下了《赠汪伦》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表达了他们当时依依惜别之情。
        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入,可以极大的提高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欲望,充分唤醒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唤醒了小学生解读诗词的积极性。
(二)在品读过程中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我国有一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也就充分表明了在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智慧,人们在品读古诗词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与感悟,唇齿留香、意味盎然。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文时,可以利用吟诵的方法,侧重唤醒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小学生在品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诗词的韵律之美,发现诗词的意境之美,发现诗词的情感之内。
        例如,在小学生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时,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吟诵练习,让小学生在吟诵中唤醒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交流。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作为一首写景小诗,作者描绘出了一幅在蝴蝶翩翩起舞的花间小路上,有着浓浓的花香和清脆的鸟啼,实在是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诗人那种几近溢出的快乐情绪跃然于纸上。所以在具体的吟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朗朗书声将自己的意识带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完美意境中,不断唤醒自己的意识与作者的情绪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把握诗歌意境,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唤醒教育理论应用在小学古诗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要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来唤醒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并在品读诗词的过程中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充分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诗词意境中,做到对古诗词的透彻理解。
参考文献:
[1]张燕燕.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教育探讨[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6. DOI:10.7666/d.D01063121.
[2]任永东.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0,25(25):47-4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23.
[3]李继兰.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如何有效开展[J].学周刊,2020,(23):79-8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39.
[4]张伟勤.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J].南北桥,2020,(13):152.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47.
[5]徐美艳.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环境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20,(4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