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霞
甘肃省张家川县大阳学区 甘肃 张家川 741500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良好的标准,其是当代教育工作中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文章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通过有效导入、有效教学和有效训练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了教师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始终保持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并非易事,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再加上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兴趣需求不相符,这让教师的教学工作遇到了难点。但做好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必须要体现出自己的教育价值,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使命。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做好自身工作的研究,让语文知识能够以更为丰富、有趣的方式呈现,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步打下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导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先做好课堂导入的有效设计,因为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的开端。以往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以至于导入环节的教育无法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受到了重要影响。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想要发挥出课堂导入环节的价值,实现对学生的导入思维激发,就必须要先做好对他们的兴趣了解,因为只有符合学生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例如我在进行《惠崇春江晚景》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与诗句中相应的画作《春江晚景》的图片,并通过配音的方式来完成古诗朗诵,让学生能够在意境之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我还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景色视频,波澜不惊的水面上两三只鸭子在戏水,远处的芦苇随风飘荡。此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画作的写实,另一方面做好古诗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学生产生更好的认知感。最后,我向学生提出“什么是河豚?”的问题,看看学生当中有没有人认识河豚,并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河豚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这个一生气就把自己鼓成球,憨态可掬却又有毒性的小家伙,由此来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在新课改背景下,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基础工作,这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创设于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由此做到在保证课堂互动有效性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
例如在进行《松鼠》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在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了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他们的认知角度去阅读课文,并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松鼠。在互动学习过程中,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问他们谁知道松鼠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松鼠有大尾巴,有的说松鼠会上树,有的说松鼠很可爱。我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认可,提出了课堂上的第二个问题,“谁近距离接触过松鼠,比如喂食、抚摸等”,学生都表示没有接触过。接着,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就一起近距离去观察松鼠,看看松鼠到底有哪些习性和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每进行一个特点或习性的教学时,我就会问他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或接触过,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课文与真实生活有效的关联到一起,并通过频繁的提问式互动,来增强师生互动效果,由此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学习进步提供帮助。
三、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对而课堂训练环节的有效性提升,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巩固,并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工作的不足,这对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对训练形式和内容的精心设计,保证其可以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参与课堂训练主动性的调动。
例如在完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课堂教学后,我就在训练阶段向学生提出了“你觉得一百个问号之后能够出现真理吗?”的问题,有的学生表示相信,有的学生则持怀疑态度。接着我在课堂训练与他们进行了“十个问题”的游戏,游戏中学生事先想好一个物品,由我来向他们提问,他们只能回答我“是或不是”,我会在10个问题之后,猜出他们想好的物品是什么。在我讲完游戏规则后,学生都表示不相信我能猜出来。于是我与他们进行了三轮游戏,最终都以我胜利告终。这让学生感到很意外,也很纳闷。之后,我让他们进行相互之间的游戏,他们发现自己也能够成功,这让他们很惊喜,但他们仍旧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能够成功。于是我与他们进行了交流,让他们意识到真理真的可以在不断的提问和探究过程中出现,这不仅有效完成了本课内容的教学,还让学生意识到了想要不断获得知识,就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提问,这为他们的正确的学习观念树立带来了重要支持。
总结:
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且也是推动教育工作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做好与他们之间的互动,由此来完成对学生的思维指导,让他们在有效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杜珠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79):25-26.
[2]杨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2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