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薛于成
[导读] 核心素养的开放性和发展性特点决定了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进展具有重要影响
        薛于成
        吕梁市离石区水西小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的开放性和发展性特点决定了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进展具有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观念下,针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教育,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做好课前准备,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教育,是课程教育的重点。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要以此作为切入点开展良好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的影响
        中国教育发展阶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导致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被称为填鸭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活动始终不能摆脱这种形式的限制,因此学生的综合文化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但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仍然通过重复性的阅读训练开展教学,使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在语文学习上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单一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实践有限,也决定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同时,教师处于学校的教育环境中,除了基本的教学,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教学任务,因此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能力提升。在追求教学速度的情况下会导致教学多样化程度降低。单一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无法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对教师开展阅读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方式单一的不足和自身水平素质低对学生阅读的影响。如果出现教师理解阅读内容和教学活动不到位的情况,就不能及时的调整和创新阅读教学形式,长此以往使用的阅读教学方式偏于单一和简单化。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阅读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仍旧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对于教师传达的知识内容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不到展现。在此基础上,一些教师转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但仍旧认为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造成的后果是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学主体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心态,自然对语文教学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达不到提升阅读价值的作用。为此,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经历和感悟,教师可以适当指导,但不能以课堂主体的身份进行规划教学。目前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无法自己完成的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体会阅读的兴趣,提升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多样化教学模式与手段的运用
        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被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枯燥乏味的教学课程无法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吸引力。为了保证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体恒,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采取组合教学的方式,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良好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集中了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点,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学过的“诗”作为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诗句中体现的意境和特点,再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讨论。完成上述的准备内容后,让学生带着情感阅读诗句,起到了良好阅读的效果。课内阅读活动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互评,指出其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自身阅读存在的差异。教师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评价总结和反馈,提升语文课堂的阅读效果。
(三)重视阅读练习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由于文字的社会属性特点,阅读练习的过程中展现出文字学习的开放性,也决定了文字阅读和实际生活的紧密关联。一切有生命的地方,伴随着语言和文字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也要不断扩充阅读的内容和作业形式。正是因为阅读作业内容开放性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开放性特征。这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进步和发展。例如,针对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语文课文学习时,受到年龄和认知程度的影响语文课堂的知识学习,成为语文知识的实践者。语文文字运用能力体现在听、说、读、写,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几个方面的培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语文课程组织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兴趣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具体的课文中呈现出小画家们在雪地里画画的场景,结合生活素材扩展阅读内容,让学生根本课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比如“哪有小动物来到了雪地里,它们画出了什么样的图画”,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内容的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也是教师实现良好教学的方式。作为小学教师,要先认识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教学阶段暴露出的语文阅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更高的语文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一定要采取针对性强的良好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左雪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5):76.
[2]徐雪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7):86.
[3]徐秀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9,(22):69.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9.22.064.
[4]黄素云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学苑教育,2018,000 (015):P.37-37.
[5]卜超.浅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J].未来英才,2017,(23):66. DOI:10.3969/j.issn.2095-4549.2017.23.0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