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陈英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上升,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出现了严格化的趋势
        陈英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塘坎中学    7231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上升,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出现了严格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整体授课质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他们能够提高语文应用技能,丰富知识储备。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后深入研究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初中属于较为关键的授课阶段,如果语文教学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便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培养。因此,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标准内容以及素质教学的要求进行革新,使语文授课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达到基础教学目标。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交流效果不佳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授课模式的限制,教师经常会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对教师产生畏惧的情绪,不利于师生沟通的正常展开,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受到了负面影响。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基础复杂性,需要频繁地交流与沟通,才能够达到相应的练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而师生沟通不足的情况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无法明确基础教学目标,严重降低了整体授课质量和有效性,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教学。
        (二)教师设定目标不清晰
        在当前初中语文的授课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清晰的问题。部分教师没有针对授课内容与形式进行规划,导致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出现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进一步授课活动的展开[1]。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仅根据教材所要求的内容进行授课,而没有理解这些教学模块的原本目的,导致授课效果无法达到基础标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一部分教师将认为授课目标仅包含学习成绩,没有重视语文教学的功能性,导致授课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素质教育内容过于形式化
        当前,素质教学的基础目标已经深入初中授课内容中,要求教师以正确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达到全面的培养效果。然而,大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素质教学的重要性,仅仅根据目标的表面内容进行授课安排,导致学生的素质无法得到真正的培育,降低了整体教学效果。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也不利于教师的授课质量提升,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革新,才能够达到素质教学的基础目标。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策略途径
        (一)注重师生交流,组织实践活动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该科目的基础特性,将教学内容的设计形式向人文教育、实践教育倾斜,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效果,避免出现偏差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安排适当的课上、课下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语文内容的学习,并强化实践技能的应用效果,达到良好的培养目标[2]。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木兰诗》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背诵大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背诵的过程中,深入掌握木兰诗的基础结构、语句内容,达到良好的学习目标,并丰富人文教育的效果,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与频率。
        (二)明确教育目标,革新传统授课模式
        为了明确语文基础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内进行相关知识的研究。教师应当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改善原有授课模式的弊端,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效果,进一步强化语文技能应用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流程入手,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方式,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降低语文知识的学习难度,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桃花源记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桃花源的美景与神奇之处,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应当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桃花源的描写形式与古文结构,进一步强化整体学习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避免形式化教学,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避免陷入形式化教学的困局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以老师为榜样,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达到良好的素质培育目标,降低出现认知与行为偏差的概率[3]。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讲座、公开课等,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授课模式,并将其应用在班级内部,达到改善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基础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效果,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盼盼. 浅论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才智, 2016(2).

[2]曹贤华.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9, 000(004):171.

[3]龙受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09):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