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芹
徐州市贾汪区星港路小学 221132
摘要:小学生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的开展,要把培养学生理论综合素养放在首位,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推进要求,改变以往传统落后教学模式,创新阅读教学理念。依靠情境创设游戏法、问题导学、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好主动性,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能力现状,根据教学目标来开展阅读教学。教师还要注意从自身素养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情境,给予学法指导,为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
引言:小学语文阅读是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要过程的。教师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在此过程中把对语文综合素养理念贯彻始终。教师要在分析学生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把个性指导和延伸阅读充分利用起来,把高效课堂与高效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现状
(一)课堂吸引力不足。很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把教学内容局限在考试范围内,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仅做简单讲解,这使很多学生的学习需求未被满足,注意力还停留在看内容的时候,就被强行拉回到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目的性和稳定性都不能很好的被学生所领悟,教师思想上的局限性致使学生阅读的开展也被限制了。
(二)课堂教学把应试技巧的培训与内容教学混为一谈。很多教师受功利化思想与氛围的影响,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加入了过多练习和范例的阅读,留给学生自主体验阅读材料思想内涵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教师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考试过程中高效解题,并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实质性阅读能力上面,这样的课程教学无法将阅读技能与自主阅读结合起来,学生消化阅读课程内容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了[1]。
(三)学生课外阅读不足,以至于知识储备和阅读方法十分受限。尤其是在一些将文化课成绩作为学生素质能力考察唯一标准的学校来说,很多学校的图书馆中的大部分书籍为教师用书,并且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指定扩展阅读材料。
二、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首先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解放教师思想认识。就是要想实现高效阅读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体验重视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把指导自主学习当成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充分努力配合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促使他们在把握文章中体现的价值,学习语言组织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创作目的和其中的情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好奇心予以尊重,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可以先有选择的解答,能够在课堂上回答的就在课堂上回答,不便回答的应当在课下时间给予学生有关问题的完整回答,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为高效阅读持续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感悟和思考,与具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体验亲近的过程中,对文中事物产生好奇心而开展探索性阅读。这个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以生动的形式来对课堂融入相关的教学元素,指导学生体验课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气息[2]。例如《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教学,运用多媒体营造环境,为学生展示上脚下一座美丽的小学,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接送孩子的少数民族家长。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服饰辨别民族。然后教师介绍:我国西南边疆有很多民族聚集聚居,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为了让各民族孩子一起学习,共同发展,国家就建了这样一所民族小学,与我们小学对比他们很有特色,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从而引出本文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介绍。
(三)开展情感朗读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语气的情感和内涵,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文字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理解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投入更多感情,产生情感共鸣[3]。例如,《花的学校》的教学,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断句,比如: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然后引导学生在停顿之处把感情堆砌的丰满一些。比如“突然跑出来”在于其上要有机醋酐,“我真的觉得”的语气要很肯定,得让人感觉你确实如此认为,“怎样的急着”和“那样急急忙忙”要有急促、紧张的感觉。
(四)加强课外材料的推荐。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体验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并把课外阅读训练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实时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将阅读材料中产生的问题,引向对生活的思考。同时,部编版教材每单元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带领学生对推荐的文学作品进行认真解析,促进学生实现自主阅读能力的逐渐提升。教师可以开展圆桌会议,以分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表达转述,改编改写,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作[4]。
结语:综上所述,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应当引来关注教育的本质问题,逐渐把对学生的教学落实到多个方面,致力于培养学生多维体验,情感感知和独立思考能力,保证阅读能够满足学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性阅读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晓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43-244.
[2]刘婷.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焦璐.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思考[N].发展导报,2019-04-12(017).
[4]李德清.试论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9(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