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韩镇善
[导读] 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认知视域拓展
        韩镇善
        青海省循化县街子镇果什滩小学  青海省  海东市  811104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认知视域拓展、交际意识增强、综合素养塑造都有着更为直接而积极的影响。但是,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制约,使得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时,更为关注学生对于考试的成绩,对于诸如字词积累、语言应用、表达交际、合作探究、生活感知、思维方式等领域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由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路径不够宽泛,学生的语文认知发展也逐渐陷入僵化状态,一昧采用死记硬背、大量训练等方法来提升语文成绩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殊不知,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更加活跃,性格也很好动,求知欲、探究欲、好奇心更加迫切。只有更为丰富、生动、鲜活的教学方法,方可最大限度激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应用语言的欲望。而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诸多优势,可以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其语文学习能力、意识、夙愿也会获得大幅提升,无限增强。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应该加强对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而带动学生在具有丰富性、多元性、生动性的认知生态内更好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升语文能力。
关键词: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应用
        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指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丰富性语言、多元性物件、生动性音乐、趣味性视频等教学辅助资源的融合,为学生开展知识学习创造出真实性、丰富性、宽泛性的认知氛围,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刺激下更好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实现发展。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在认识、学习、发展、成长层面所具有的诸多特性,使得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更强的必要性、现实性、发展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融合、渗透,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探究语文内涵、感知语文魅力、提升语文能力提供更为丰富、多元、鲜活的认知刺激,让学生在不同教学情境的辅助与驱动下更好学习语文知识,开启全新发展旅途。
        一、以网络媒介为辅助,创设出丰富且多元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诸如多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资源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诸多便利。故此,教师可以加强对诸多有效性、丰富性媒介工具、资源、素材的充分应用,创设出丰富且多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多元图画、生动视频、教学微课、网络资源等驱动下,以更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探究语文问题,提升语文能力。随着诸多媒介工具的引入,语文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丰富性自会切实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也会获得大幅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借助媒介资源、工具、素材时,应尽量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特性,力求所用媒介的针对性、发展性,使其为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能力,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而提供服务,给予帮助。例如,在《二泉映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乐的形式,在学生开展课文阅读时借助其充当阅读背景,让学生在二胡曲《二泉映月》的刺激下进入教学情境,带着丰富的情感体味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以生活素材为驱动,创设出生动而鲜活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潜能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在很大程度上,语文便是对于生活的浓缩,而生活则是对于语文的延展。而且,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素材、资源、事物等,都可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的有效凭借。而且,小学语文中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问题等,也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可以以生活素材为辅助,创设出具有生动性、多元性、丰富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与语文的衔接、过渡、迁移中实现认知发展。一方面,以生活素材为辅助,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更好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学习语文,增强自身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生活现象为诱导,打破思维定势,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在举一反三、逐类旁通、迁移发展中实现更好发展。例如,在开展《一面五星红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升国旗仪式的方式,让学生进入生活视域,在切身经历、体验中感知五星红旗所代表的意义,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与内涵。
        三、以问题探究为诱导,创设出深邃又宽泛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素养
        借助诸多具有探究性、趣味性、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可以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问题视域,为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增强而提供更为丰富而多元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升语文素养。一是借助连续性提问,让学生在循序推动中融入问题情境内,在探究、解决、突破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提升自身语文能力,在问题情境与知识内容的有机对接中更好理解课文内容,开展语文知识学习。同时,针对不同学生认知特性,教师的连续性问题情境创设时,应该使不同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由深到浅、由简到繁的导向呈现,以更好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二是利用针对性问题,就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有机衔接起来,并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科学研讨,在切实凸显问题情境作用的同时,为语文教学更好发展而提供助力。同时,随着学生对于不同教学问题的探究、研讨、交流,其学习语文知识的方式将会更加丰富,探究语文内涵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进而达到利用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理解,促进学生认知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将创设情境教学法灵活应用至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语文知识视域的拓展,都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使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与语文特性为基础,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知识构架,创设出更为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多元情境,指导学生在多元感知、丰富体味、深刻探究中理解语文内涵,实现认知蜕变。使创设情境教学法更好服务于学生语文认知能力提升,更好作用于语文教学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助力,在切实发挥创设情境教学法功能、价值、作用的基础上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奋香.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9(12):130.
        [2]丁静怡.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35):116-117.
        [3]王斌.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9(12):126.
        [4]杨成凤.情境创设,引爆课堂思维——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9):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