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张明娜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关注。
        张明娜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            165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关注。教师们也积极探索高效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既能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又能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对小学教育进行研究,分析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最后重点阐述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教学变化,学生核心素养在现代教学体系中占重要位置。而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是息息相关。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思维水平,而这些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文核心素养融入阅读教学中,为小学生扩展更深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激发学生多样化的阅读兴趣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语文知识长久的积累。从小学阶段教师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而学生从不断地阅读中体验不同人文情怀,感悟作者情感。小学生的个人修养得到提升则有利于激发孩子多样化的阅读兴趣,从中寻找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使孩子探求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展视野,见识到更加开阔的世界。因此,孩子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刺激自己追求更高的思想层次,从而开展更广泛的阅读。
        2.有利于扩展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联。我们经过研究调查发现,阅读能力较好与广泛阅读的人,大多数是平常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而思维方式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之一,思维方式的扩展也能间接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孩子思维方式的扩展可以使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转化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遇到的生词、词组以及句子进行分析了解,最终为己所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掌握基本的词汇和句子,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如何应用于阅读中。因此,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引导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扩展思维,寻找切实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条理清晰的思维模式。
        3.有利于小学生培养阅读的审美能力
        审美的品析与辨别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鉴赏能力较弱,难以从各类书籍中寻找到有益读物进行阅读。而只有优秀的阅读文本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为人处事,有效解决问题。这离不开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熏陶。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对人格的培养教育,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学生从主人公身上发现闪光点,学习他们的美好品质,达到高效阅读的效果。
        二、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介去搭建语文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间的桥梁。

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手段拓展学生的兴趣,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字的魅力,从而深层次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选择阅读教学模式时还要考虑是否贴切语文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游戏般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合理穿插游戏环节来锻炼学生思维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又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部分教师在授课中应积极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在师生互动中传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
        2.优化课程设计,创造高效阅读课堂
        优化课程设计是奠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教师授课之前,语文教师应该把建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点之一,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阅读指引。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规划,安排系统的阅读教学内容,其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出错率,还能在课堂中高效融入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该从实际出发,贴合学生的需求,合理规划教学方案,把教学内容建立成紧密的框架,避免杂乱无章的教学。优化课程内容可以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建立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理解,从而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探讨语文的核心素养。
        3.提高阅读的趣味性,贯彻语文核心素养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多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备课过程对课本文章内容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图文、有趣简单的故事对阅读教学进行渗入,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以小学教材内容《走月亮》为例,作者描写了童年的美好回忆。教师可以先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首童谣,勾起学生的童年回忆,然后寻找符合情景的乡村夜晚月色图景,勾勒出恬静优美的画卷,让学生可以沉浸其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述说自己的童年趣事,最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感悟,拓展更多类似的阅读文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语文知识、语言输出以及审美能力相结合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既能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到新知识,又能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选择不同的策略,把语文核心素养融入阅读教学中,优化课堂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语文核心素养,这对小学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还需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范姝婷.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2020(40):61.
        [2]陈素心.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25-26.
        [3]桑红霞.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55-56.
        [4]刘倩妤.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3.
        [5]韩秀芬.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