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男
哈尔滨美加外国语学校 150020
摘要: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背景下,以往的学校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了;因此,教师一定要能够注意对教育方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变革与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能够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重视。一旦学生拥有了很强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且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也能得到更好激发。在小组内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学生之间的学习还可以得到相互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渐进地提升。为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能够积极创新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而能够让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得到更好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简单、被动和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以自主、合作和研究为特点的学习方式的建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一小组语言课程中学习呢?因此,对中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当今的中、小学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依靠自己的经验,对教学采取简单的方法。学生只有被动学习的状态,自学的动机和自学能力只是很难发展。教师缺乏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缺乏促进自学合作学习的必要培训经验。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学生的语言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在中国小学研讨会框架内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1)通过小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研究积极性;2)在小团体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3)团队合作,使同事能够相互共存;4)团队合作意味着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当然,作为小组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也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个性。5)通过团队合作学习的好处促使参与者学习团体,是因为团体的人比较少,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空间和更有利的环境,学生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时不必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况。这样,小组成员将更愿意表达意见,而不是发表意见。学生之间的分工在团队合作中也比较明确。这是实现所有人价值的好方法。小组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积极完成教学中的某些任务。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推广后,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还存在一部分教师不能转化自己的教学思路,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进行教学大纲中内容的教学,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将新课改的要求实施到教学中。这样导致很多教师并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准备教案,创建教学情景。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
(二)合作形式太单一
语文教学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课程,其中有一定的统一性和机械性,只允许学生阅读教科书和理解允许学生一起阅读角色模型的术语,而没有多种形式的合作。过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与此同时,一些教师直到实施小组学习策略才正确理解合作的想法。因此,学生们没有深化学习,所以学习模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还有教师在实施小组学习策略时过于宽松地处理学生的管理,从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三、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团队合作学习是目前汉语初学者研讨会中使用最广泛的组织形式。在组织学习时,教师应首先注意有利于学生互动的意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学生们通常习惯于各自的任务,过去很少有人对与他人合作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旦引入集体学习,就必须注重合作的动机,促进他们对合作的理解,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给予他们合作与合作的意愿。通过学生年龄和心理等特殊因素,小的外部激励可以激励学生充分参与。
(二)营造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
在小组学习时,老师们首先要考虑如何给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然后才能给学生们带来积极的印象。所以老师应该站在学生中间,和学生有很多关系,了解学生,鼓励他们把学生看作朋友。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合作,借助老师的启发重振课堂。[2]为了从合作中获得真正的利益,教师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自我介绍和发表意见。
、(三)语文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
团队合作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与学习合作时有准确的领导和学习困难,否则他们就无法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困难的。当我们合作时。此外,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有限,学生的组织和控制能力参差不齐,不从事具体目标工作的教师可以依靠自己的自我认识,因此很随意,有时会造成混乱。这样的集体学习可能破坏正常的学校秩序。因此,教师在语言小组合作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
(四)科学的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分类是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的关键前提,其中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课堂上的所有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学生偏好和个性的不同特征,在充分了解学生后激活分组非常重要,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小组工作。最好是4、5个人在一个小组中表现优异,成绩差,互相帮助和提高,促使小组中的所有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同时确保公平分组,同时让学生能够促进良好的互助质量,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五)正确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对象的,但并不意味着要靠自己。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应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有针对性的拨号。在课堂上合作时,教师应及时离开舞台,加入小组,仔细聆听,并及时了解学习信息。这样就可以按时上课,避免延误,分散学生对学习重点的分歧。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独特新颖的观点,就及时庆祝,鼓励其他团队成员积极思考。
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作为小组集体学习的一部分,教师要问学生合作问题,以确保一定的纪律。一些过于肤浅的问题,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过于深刻的问题也可能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吓到学生。因此,教师应确保所选的学习科目在与小组合作之前是合法、科学和合作的。、(七)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课不一定要合作学习所有的内容,或者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学习,比如。b .简单,如果你能简单地阅读寻找答案的内容而不合作学习。有些知识点不是教学性的,但不了解,你必须教导,不是一切都想合作。
(八)注重个体的发挥
在团队协作模型中,所有组都是一个整体。解决教学问题对每组学生至关重要。小学教师应动员小组全体学生提高参与度和隶属度。同时,教师们希望改变过去的个人表扬模式,激励成绩最好的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并向学生传达在集体学习框架内合作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与各群体的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加注重语言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言课程的效率。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和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促使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促进和进步,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得以充分良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建.语文合作学习应处理好几个问题[N].贵州民族报,2020-08-12(B03).
[2]马清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效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167-168.
[3]丁市赢.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07.
[4]牛文恵.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20,18(07):98-99.
[5]唐晓玲.小组合作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02.
[6]马金刚.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9(12):92.
[7]杨杰英.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中如何持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才智,2019(2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