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陕西省南郑区黄官中学
摘要:“教”是教学方法,“不教”是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是外因,教学方式是内因,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方式才能起作用,也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会形成和衍生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而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则是教师现代的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自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完美的结合和辩证的统一。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一切也都以原子裂变的方式和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社会如此,教育如此,而处于基础教育的语文教育亦如此,自新时代以来,语文教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优势和经验,一方面又学习新的现代教育理论,形成很多有一定影响,而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模式是介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之间的环节。而这种模式的形成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要形成多必须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又因为理论基础与操作程序的不同而形成风格迥异,效果不同的语文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机械训练的状况……形成合作的能力。”而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对新的教育理念的顺应和对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推进。
长期以来的灌输式学习和填鸭似的教学已经使学生变得被动,内向,自卑,厌学,不仅阻碍了人的个性的发展,而且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学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为前提的。由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导致学生方式的更新。我认为语文教育既要重教,更要重学,教师又怎样的教法,就会“造就”学生怎样的学习方式。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判断,归纳,那么学生就会喜欢动脑筋,敢于乐于提问,学得也会很轻松的。只是掌握的也会很牢固准确,运用起来就会很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为了不教,他教是为了自教。”“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教”是教学方法,“不教”是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是外因,教学方式是内因,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方式才能起作用,也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会形成和衍生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而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则是教师现代的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自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完美的结合和辩证的统一。
纵观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相互作用也变得更加的明显,而且逐步融合和关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格。
让学生从心里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我能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硬性的强制。并且做到“五思”“四敢”即:即:多思,善思,勤思,爱思。敢于战胜苦难,敢于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敢于表现自己,相信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敢于想象,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敢于动手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
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温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有一种自己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是课堂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场所,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动口,动手,动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生生讨论,讨论前,出示自学要求,让学在认真预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讨论,相互切磋,砥砺思想,共同寻求最佳的回答。讨论时。引导学生围绕自学要求深入思考,碰到力不能及的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提示,启发引导,不要急着解决,疏导贯通。对于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用讨论的方法来明辨是非,自己纠正,不要轻易地就告诉学生谁是谁非,让他们自己进行纠正,既要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又要不当一个“袖手旁观”的人。讨论后,及时的做出正确的评价和总结,并进行指导以提出巩固所学提高领悟内容,培养能力的要求。这样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强化,教师点拨和启发的适可而止时,学生的思维在最兴奋,最活跃,智慧的火花就会得到闪现。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学法,更新学习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知识就是有关学习方式的知识。而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更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在每次的预习中提出学习要求,渗透读书方法,鼓励学生的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围绕重点。深入讨论,精讲难点,体悟升华,发展延伸,促进思维。不断地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适应教学方法的需要,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化与变革。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影响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那么在课堂上怎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培养呢?
1.用情景陶冶教学法让学生自主起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认识这样,学生更是这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被情所感,为情所染,自觉而不自觉的是学习活动变为一种精神的享受,情绪上的宣泄,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更快地接受和自主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可利用课文的特殊观赏性让学生融入课文中去,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试一试的欲望和想法,让学生模仿故事自己表演,鼓励演出任务的特殊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即兴表演就会把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是整个的课堂充满欢乐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2.用讨论法让学生合作起来
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种大概的了解和认知,已经能够明白的说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哪些内容已经知道了,而且或多或少明白一些。那么还有一些问题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疑惑,可以让学生把这些问题说出来,教师就从这些问题中进行适当的有取舍的选择,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出示出来。学生就对这些问题就行讨论。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在小组交流,把思考的痕迹记录在书本上,每组选择自己有交流意愿的学生进行交流。其他学生静静地聆听,听听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以便进行补充和阐述。教师也可适当的进行点拨和启发。在结束的时候和学生谈谈讨论中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需要改进。不仅讨论了问题,培养了思考能力,而且也学会了反思。既是重视学习知识,也有了反思自己的经验。
3.用发现法让学生探究起来
有了自主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的动机便会有主动探究和发现的好奇心。这种方法要在教师的认真指导和培养下逐步形成,就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自读自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从而发现出课文中所存在的知识方法和内在的联系,形成能力,明白道理,并同时体验到由发现知识而带来的兴奋和完成任务而拥有的自信和成功的喜悦。不仅为下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激发了下次学习的内在动力。
总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足发展的过程。那些只管教法,不管学法的状况是必须要得到改变的,那些只重教不重学的的状况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广大的基层教师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也在深入的进行着,但都还处于最初的认识和运用的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推进,这样的研究也会更深入。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结合一定会更新,更美,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