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应用之思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李秀敏
[导读]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信息技术
        李秀敏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学区中心学校 231200
        摘要: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就是所产生的一项新技术。将这种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是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小学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通过3D打印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小学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本文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从而进一步的对3D打印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3D打印,小学语文,学生空间思维,应用
        前言: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水平。在新课程改革这一时代教育背景之下,应当对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优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端科学技术来进行辅助性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知识,同时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3D打印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打印机,将材料堆叠起来,最终将所设计的图纸变为实物的技术。因此,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更好的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一、将课堂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改善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各种各样,由于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较差,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没有注意进行培养以及引导,这就导致了教学的质量难以提升。学生对于文章以及古诗词的理解有限,很多课文之中所描述的景象以及事物,学生都不能够以自己的思维之进行想象。因此,难以对课文进行有效理解,从而降低了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样的学习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就可以有效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之中的文章,将课本之中的知识点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与课文内容相应的空间模型。不仅能够让学生有着充分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空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之中讲授《四时田园杂兴》这一首古诗词的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做课前教案安排的时候,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根据这一首古诗词,在3D打印之中进行细致的模拟,将古诗中每一句诗的每一个场景都模拟出来,组建成一幅一幅的模型。

然后在课堂之中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欣赏,从3D模型之中去深刻的感受到古诗词之中的场景以及氛围。在这一首诗中,学生就能够看到金黄的梅子以及杏子的形象,同时也能够想象出一副麦花纷飞,蜻蜓与蝴蝶共同飞舞的田间景色。通过3D打印所展示出来的图形,能够让古诗词景象具有更强烈的冲击力。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之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以及各种情感。让学生能够养成空间想象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之中,就能够结合课文之中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二、利用3D打印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互动的教学频率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之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形成空间的观念,同时也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构建良好的教学结构。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及发展,同时对于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创新能力方面也会有着较大的提升,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将语文课程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运用到生活之中去。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赵州桥》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加深学生对于这堂课程的印象,同时对于桥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提前提问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讲述自己对于桥的认识。然后再让他们在课前去进行桥相关知识的查阅,让学生自由的打印出各种各样桥的3D图形,然后在课堂之中展示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在这样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之中创设出与桥相关的教学情境模拟。让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进行充分的想象,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桥想象出它的来由以及故事,在课堂之中讲述出来。然后再设计出一个与自己感兴趣的桥相应的空间模型,打印出来展示给教师以及同学欣赏。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将课文之中的内容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点有着更加真切的体验,同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并且让学生对于桥的空间结构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应用这项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
        结束语:总的来说,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语文以及未来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有必要的。其能够引导学生在加强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为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又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的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有趣。
参考文献
[1]刘再全.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38.
[2]徐海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1):122.
[3]许三生.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