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阿加
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小学校 616750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已经逐渐的提高,同时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小学语文本身就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因此其教育方式备受关注。情感教育是一项非常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灵魂,它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同时情感教育也有助于帮助老师提升课堂质量,培养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素质,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所以基于此背景下,老师更应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一步的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推动我国教育的一体化逐渐深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情感教育理论,从而更好的能够改变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分析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载体。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对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不像学生们渗透一些有关于情感教育的教学内容,那么将会不利于学生对于文章之中所出现的情感进行理解。但是如果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度的剖析教材中所含有的内容,并且能够注重情感教育的教学元素,引导同学们以一个真实的情感分析课文中所出现的词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那么也会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中的内容,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效率。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小学阶段本身就处于思想发展的萌芽时期,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能也不够强,对课文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老师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开展教学内容,那么可以在课堂中为同学深入讲解文章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更好的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在一系列的训练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三)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开展教育领域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我国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理念。同时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小学语文本身就属于一项比较重要的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素质教育,可以良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完善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尊重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现如今在我国小学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更应该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方法。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思想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对世界没有更好的认知与了解。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去开展教育过程。
同时老师也需要加强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消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障碍,多肯定以及鼓励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使得学习任务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二)构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本身的思想以及学习能力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因此他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可能会有很多的好奇感。同时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比较短浅,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主动的为学生渗透一些与生活方面有关的知识,这样才会让学生树立起对于学习的兴趣。所以基于此情况,老师可以将情感的学习良好的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实现有效的教学途径,将情感学习纳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深入渗透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小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育情于景优化课程设计,将抽象的课程变得具体化,让同学们能够容易理解。比如说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古诗的时候,可以先给同学们讲述一些作者的事迹,然后再给同学们播放一些视频,涉及一些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让同学们可以更好了解所学古诗的整体内涵,优化整个课程的课程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在一个生动的情境中充分的了解本首古诗的意境,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整体情感体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因为小学生普遍对于新奇事物都会保持良好的热情。所以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并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加强互动,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近年来我国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很好的带动了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良好的整合学生的情感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感官以及视觉方面的体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本中的内容,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行为的萌芽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情感教育,那么将会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出其重要的载体作用。而小学语文刚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培养学科,所以老师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向同学们渗透一些有关于情感教学观念的元素,一改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入情感教育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通过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增强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我国新课程教学教育改革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保证。所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真正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创新自身教学方法,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丰杰.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课外语文,2015(14):210-211.
[2]刘海清.少慢差费何时休:关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2):23-24.
[3]王萍,高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30-131.
[4]张子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