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肖荣业 李诚
[导读] 近几年,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
        肖荣业 李诚
        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55130
        摘要:近几年,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也成为了教育事业改革的巨大推动力,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其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对于教师而言,其教学难度较大。运用信息技术实施课堂导入成为了一种创新化教学方式。本文就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有效性
        
        前言:课堂导入是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夯实基础。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从自身观念的角度认识到课堂导入的优势,并能够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当前,现代教育正朝着信息技术全面覆盖的趋势发展,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得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一、化学实验导入
            初中化学课程体系当中包含较多个实验模块,很多化学知识都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所呈现出来的,教师应该对于实验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验作为一种课堂导入载体,从而以直观化的方式呈现枯燥性较强的化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究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形成核心素养。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教师可以创建虚拟的实验空间,并将其与课堂实验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模拟操作时,能够对于其中的化学知识形成深刻理解。例如,教师讲解到“氧气”这个部分时,涉及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个实验,一般会用到三种方法,即加热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和分解过氧化氢,教师可以选择一种主要方法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操作,对于其他两种运用微课的形式在虚拟实验室中完成。
        二、问题情境导入
            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设置疑问的方式向课堂中进行课程内容导入也属于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当前,以新课改为导向,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关系当中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于化学知识进行猜想、提出观点并进行探究,从而达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获得学习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索化学知识的本质[1]。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高效课堂得以构建。例如,教师讲解到“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这个部分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播放一段动画,在动画中讲述一个故事: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奇怪”的山洞,被当地人称为“死狗洞”,当人牵着狗走进去,人能够走出来,而狗却会死在里面。借助动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与探究,教师以学生的讨论成果为依据,为其展开详细的讲解。
        三、知识类比导入
            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之间都存在较强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用到旧知识。一些化学反应存在相近或者相反的关系。针对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类比的方式,对于化学知识形成扎实的记忆与深刻的理解。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在讲解新课前,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找到新旧知识的对比点,以此向课堂中导入新课[2]。例如,教师讲解到“常见的酸和碱”这个部分时,在分别讲解其性质之前,教师可以以带领学生复习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性质的方式向课堂中导入这个章节的内容,使学生在思维层面发生知识迁移。
        四、实际生活导入
            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些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教师在向课堂中导入新课时,可以借助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课堂中营造轻松的氛围[3]。例如,教师讲解到“常见的酸和碱”这个部分时,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食物拿到教室中,比如,食醋、小苏打等,让学生以更加贴合实际生活的方式与教师共同进入到学习化学知识的课堂活动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新课的有效导入,提升教学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接受系统性的化学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十分关键。传统的课堂导入方式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为背景,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问题情境、知识类比以及实际生活这几个角度完成课堂导入。通过本文对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翠霞.浅谈课堂导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20(02):31-32.
[2]董海明.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科学整合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35.
[3]郑海华.例析初中化学新课导入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9):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