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龙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中心完小 云南 迪庆 674603
摘要: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当中解决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生对于很多的新事物都充满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此,在小学阶段是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性阶段。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优势,正确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一种问题意识,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多样化措施
解决问题是学生在实际的认知活动当中,所遇到的很难解决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实际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这样的心理状态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不断的能够提出和解决问题,是思维上的一种问题性的核心素养心理品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对问题的质疑精神。问题才是进行创新的源泉,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动力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积极进行探索和思考的欲望。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互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开展相应的互动教学,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加以科学的引导,更好的促使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且能够在实际的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对“图形与几何”相关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科学引导促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并且完成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先准备一些白纸,在课堂学习当中将白纸剪成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等相关的图形,促使学生通过对折的方式让两个部分进行充分的重合,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对折重合之后图形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完成相关知识的有效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对称”,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对称轴图形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更好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运用游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合理、科学的使用游戏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更加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好的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渗透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由于小学生在自身的认知能力方面较为有限,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是在兴趣的引导之下开展和进行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开展相应的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是心非”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位置与方向相关的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说口令,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比如教师说“向左转”,学生就应该“向右转”,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三、融入实际生活,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融入实际的生活化内容,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思维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例如:在复习“乘法分配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相应的课堂情境,如果班级里的2名学生去文具店买文具,每个人都买了一个铅笔盒和一支钢笔,其中一个铅笔盒是8元,一支钢笔是3元,那么,2名学生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针对整个的过程加以正确的梳理,2名学生所使用的费用是相同的,所以就是(8+3)元,因为是两个人,所以,一共使用的费用是(8+3)+(8+3),也可以是(8+3)×2,因此,依照学生的消费活动能够获得(8+3)+(8+3)=(8+3)×2=8×2+3×2,在这基础上再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果是3名学生一起去买文具应该支付多少钱?然后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获得(8+3)+(8+3)+(8+3)=(8+3)×3=8×3+3×3,如果是4名学生一起去买文具应该支付多少钱?通过教师的启发获得(8+3)+(8+3)+(8+3)+(8+3)=(8+3)×4=8×4+3×4,最后能够得出本节课复习的内容。
四、引导使用错题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解题意识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正确的引导学生使用错题集,能够更加充分的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解题意识,更好的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错题集实际上就是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当中针对自己错题的积累,通过对错题集加以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在解题当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错题集的使用当中提升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具体来讲,应该对错题集加以科学的记录,针对错题题目,应该正确引导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解题过程存在的漏洞加以及时的记录。
五、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实践活动当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最终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组织和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实践活动当中学会灵活多变的处理数学问题,更好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外的义务植树活动,从“出发前到回来后”的这段时间当中,教师可以指定不同学生对本班的应到学生和实到学生进行统计,进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以及数学统计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际教学要求,同样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解决问题能力是小学生日后发展和生存的必备能力,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明确目标,启发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之探究.陕西教育,2012。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分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