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倩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 617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至关重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因此,在现代经济迅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下面,本文将分别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小学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简单概述,希望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是一类基础学科,只有教师创新思维,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开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应用新型教学方式。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若想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必须更新教学方案,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发挥出作用,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截止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课堂互动不够、课堂讲解过渡依赖教师讲解、学生参与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数学成绩很难得到提高。首先,课堂内容单调,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以自身为主,忽略学生的感受。然而,小学生还处于不能意识学习重要性的时候,很难把精力放在数学课堂上,他们更多的将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因此,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其次,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低。通常教师在讲课时,直接引入课本案例,完全降解课本知识,教学方法单调,导致学生积极性极差,这些都是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所了解,当前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涉及的内容非常杂。这种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盲目,以至于抓不到重点,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学科的授课时,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在课前备课阶段,教师应该重点筛选重点知识,并将重点知识进行加工,加工的方式可以是故事讲设定、图片插画、图表等。在做好教学方案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让学生积极动脑,自己动手,为学生营造一个真正数字故事的教学氛围。另外,教师在学校应该多多关注学生,包括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爱好。在教学方案里多多引用学生喜爱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学生首先被故事所吸引。教师可以向学生列明,一个苹果0.5元,一根香蕉0.4元,一个桃0.8元,小红的妈妈给小红30元钱,让小红买10个苹果,3个桃和一根香蕉,那么请问最后小红手里应该剩下多少钱?以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故事教学方式学会发散思维,学会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用数字故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他们所熟悉的故事,一天熊大捡到10个大饼,它很开心的拿着这10个大饼回到熊二身边,告诉熊二自己捡到了36个大饼,为了公平他把其中18个饼给熊二,问这样分是否公平。以这样的故事让数学知识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紧密联系到一起,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故事应用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小学数学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目的。
2、把握课堂练习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进课堂教学效率很低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所有,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学习和练习。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堂作业,这些课堂作业的布置必须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紧紧相扣。这样不仅将数学知识进一步进行巩固,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让学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不仅让教师对教学成果进行一个验收,还能及时地获得教学反馈。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可以先精心准备三个带有卡通图案的空箱子和10个苹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A、B、C三组并将三个空箱子分别分配给三个分组的学生,并告诉学生,教师手里有10个大苹果,并向大家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大脑中产生对10个大苹果的形象深刻的记忆。随后教师拿出4个苹果展示给学生,并将这4个苹果放入A组学生的卡通箱子里,以此方法再将3个苹果放入B组学生的卡通箱子里。教师问学生,大家来猜猜,老师手里还剩下几个大苹果可以放到我们C组小朋友的空箱子里面”这样在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兴趣的时候进行重复循环的计算训练,引导学生开阔思维,保持大脑高速运转,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3、注重计算
注重计算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能让学生大脑高速运转激发学生思维逻辑及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数学课时务必要重视计算的练习,让学生习惯使用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只有当学生喜爱计算,习以为常时,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一定要注重计算教学的方式,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在向小学生讲授数学课时,首先向学生详细讲解课本中的知识点,同时采用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计算的方法,这时可以不注重速度,而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在讲解完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合起课本,将所有练习笔纸放置桌角,让学生口算回答。同时,可以采用一些小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老师与学生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文叙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效率,因此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称为提高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成绩的关键。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错题抄写。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本,根据每次给学生布置的计算作业完成情况,建立罚写错题的机制,让学生将错题反复抄写在错题本上,以此方式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算错题目的原因,提醒学生降低错题率,提高计算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抓住小学阶段对学生培养的关键阶段,重视小学数学科目的教育,采取正确的方式,积极创新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宗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19(11):143.
[2]余远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4):33.
[3]邵金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9(14):130.
[4]鲍绪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8(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