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张有泽
[导读] 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情感交流和促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张有泽
        新疆伊犁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情感交流和促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的过程中,师生情感的和谐和维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生成学习的驱动力,达到良好的课程构建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也应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高质和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关系;良好构建

前言:人们常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在兴趣爱好,学习潜能,个性特点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懂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就可以在潜移暗化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的开展起到助力,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做到以生为本,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中,要想使得师生关系得到和谐,教师首先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1]。以此成为行为的导向,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在当前,教育界始终都在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应该将学生作为中心和核心,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实现创新创造,对教学的开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努力的构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达到理想的构建效果。例如,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就可以结合计算过程进行讲解,将讲解的过程录制成微课,在微信群当中进行上传,让学生在预习中尝试运用。而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为学生设置开放空间。可以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最后针对实际的进展情况进行点拨。这样可以促使课程中翻转课堂的有效构建,不断的凸显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生本教育得以实现。
二、实行角色互换,和谐师生关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2]。”这样的思想有着较强的平等性,在现代化的课程中也有着非常大的引导价值。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和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互相帮助和促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下获取到相应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在讲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

教师在讲解完一遍后某些学生就已经完全掌握,但是当教师讲解第二遍时一些学生依旧无法掌握。所以,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实现角色互换。比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一些已经掌握解法的学生在课程中扮演“小老师”的身份,为未掌握解法的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不应该置身事外,而是可以做到“小老师”的位置上,根据未掌握学生在解方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得到不断的深化。使得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达到理想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效果。
三、重视兴趣激发,和谐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小学生这一群体,受到兴趣的支配、驱动和影响是非常大的[3]。所以,在师生关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例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体积”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某位学生在思考和研究当中提出:“这两者在体积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索。比如,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材料,在后续中,就可以参与到学生小组和群体当中一起开展装沙实验,在学生遇到瓶颈时适当的进行引导和点拨。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使得师生关系得到拉近,使得师生关系得到和谐。
四、善用激励教育,和谐师生关系
        除了以上几点外,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加强激励教育的实施,带给学生自信。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带给学生助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积极性和热情,使得教育质量和效果变得更好。例如,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程中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并能够在课程中加强激励评价的实施。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激励鼓励下树立自信,感受到教师是关注自己的,使得师生和谐关系得到构建,促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师生关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学开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使得师生关系变得和谐,才可以使得教育教学在开展中变得更加高质和高效。所以,在日常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生为本、实行角色互换、重视兴趣激发、善用激励教育等,使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通.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74.
[2]丁苏淮.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小学生(中旬刊),2020,(09):67.
[3]李修刚. 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