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红
新疆石河子第十六中学 832000
摘要:在新时期教学改革思想的不断融合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融合生活完成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融入生活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融合生活化教学过程,彰显数学课的教学精彩,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协调发展。教师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促进学生的综合性进步。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基础上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精彩教学;策略;分析
前言:在新时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融合生活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也会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和环节的优化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化体系下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尝试,有助于综合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生活化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信息、实现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增强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一、融合生活完成教学,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生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融入,会让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精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也会让学生高效理解知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融入生活完善教学过程,会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协调发展。教师以生活为基础完成知识教学,会加速实现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1]。
例如:在有关“正数和负数”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结合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形式,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报北方地区冬季的天气预报,北方地区冬季天气预报中会涉及零上和零下的气温,零上气温用“正数”表示,那么零下气温应该用怎样的数字表示?教师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生活为基础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和学习欲望的稳步提升,也会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理解知识内容,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二、融合生活完成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数学知识学习结果也主要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内,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融合不同方法,让学生探索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与实际数学知识教学过程的融合,让学生增强热情,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做到方法变革,增强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2]。
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融合生活中的手电筒完成知识讲解,将教室布置成相对暗景,应用手电筒展示直线、射线和线段,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与生活中物品的融合,让学生提升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以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更新弥补学生的不足,在课堂内通过不同方法为学生创建优秀的学习环境和空间,让学生取得进步。在生化模式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会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
三、融合生活完成教学,构建优秀的教学氛围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会营造优秀的教学氛围。在初中数学知识讲解中,教师融合生活完成教学会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创建互动性教学氛围,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理解知识,完成知识的高效学习,以课堂教学过程的融合,在优秀的互动讨论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也会得到同步增强[3]。
例如:在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融合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课间操活动,完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讲解,以课间操时不同同学的站位为基点,完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教学。学生会高效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素养。会协调不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提问(8.6)是哪位同学?(9.8)是哪位同学,以提问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提问,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取得高效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优秀的学习环境和空间,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协调发展,促使学生领略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以生活化为基础,构建优秀的课堂教学环境,会促进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质量的综合提升。但是,在取得丰硕教学成效之后,初中数学教师仍然需要探索课堂教学过程与生活融合的其他策略,推动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稳步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促进方法变革,增强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终身数学知识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冬蕙.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之我见[J].考试周刊,2020(76):58-59.
[2]沈兆云.让数学走进生活——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9):92.
[3]张天生.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