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江苏省南京市禄口第二小学 江苏 南京 211113
摘要:生态课堂的建设重点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挥,强调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教师及教学环境等相关要素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标准,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够进行主动探究,激发学生潜能,确保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素养及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态课堂 构建
1.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生态课堂建设的主要前提之一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要人为因素,这两者关系是和谐、民主并平等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存在的每一个小问题进行认真对待,平等对待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增加交流机会,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主动发表。例如,例题要让学生折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教师将这一问题布置下去之后,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完成这个题目呢?大家考虑一下,折出四分之一个正方形有几种方法呢?”这时候同学们则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及“声音”,满足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及展示欲望等。对于个别学生,若将正方形折错,教师需要给与一定的指点和鼓励,这种平等的教学方式及良性的课堂互动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课堂气氛也会变的更加融洽。
2.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生态化课堂的建设是将学生作为主体要素,将学生当作整个课堂的主人,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特点及规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及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情境创建,选择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将学生好奇心及课堂热情调动起来,将学生学习效率全面提高。例如,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认识》这一课程当中,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时间单位,并对时间单位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构建。教师可以使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时钟作为例子,使用其对学生展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还可以进行钟表图形的绘制,让学生加强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对应的指针上标注时间,帮助学生对时间概念进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用实践操作将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加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想要的时间进行绘制。例如,学生的上学时间为上午7点,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准确表示,将学生主动性发挥出来,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3.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学生方式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小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了解,尊重差异化,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关注,进而进行因材施教,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进行不同教学要求的设置,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混合计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课前准备,对本节课程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判断及评估,本节课的学习中,将加减乘除进行了混合,对学生知识综合使用能力进行考察,这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尊重差异性。例如,教师可以出几道练习题,这几道题目当中包含加减乘除这四种算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限时回答,学生必须自主完成,确保真实性。学生将题目做完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答结果进行收集,并进行统一的评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解。最后,在本节课知识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对于基础比较好且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需要让其能够结合本课有难度的混合计算进行学习,对于基础比较弱且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找到学生运算中存在的不足,并将其进行弥补,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将教材的最大价值全面发挥出来,进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热闹的课堂不见得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只有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学习,对学习方法进行掌握,使用数学思维对问题进行解决,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的课堂才是生态和谐的课堂。所以,和谐生态的课堂是学生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数学能力及数学思维。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知识累积程度比较浅,有非常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鼓励学生思维运转。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在出示进位加法,并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对此问题如何处理的,然后教师进行指导性教学。学生在此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加法思维,知道怎么进位,这节课的难题就解决了,学生的加法思维则能够得到巩固,进而提升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及小学数学课堂效果。
结束语
综上得知,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学习的气氛,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让学生在生态学习方式中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知识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金辉,吴玉丽.师生互动视角下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6):91-92.
[2]梁文楷.追寻数学生命课堂的教育原色——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几点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06.
[3]张永锐.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应用[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2):141.
[4]邵文珊.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焕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8):90.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38.087.
[5]黄青霞.翻转课堂,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新生态[J].黑河教育,2018,(11):55-56. DOI:10.3969/j.issn.1002-1647.2018.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