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友彬
四川省长宁县铜鼓镇铜鼓初级中学校 四川 长宁 644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求老师能够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基于小组合作下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学习;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初中数学对于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推理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而如何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推理能力,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正确引导。基于小组合作下的思维导图这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关爱学生的成长、发展。同时,将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而且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提高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一、关于小组学习与思维导图
小组合作是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以性别、性格、学科优势互补等为依据,从每部分中抽取一人组成一个组,每组6—8人(特殊情况可减少),分组后根据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管理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类,即A、B、C、D四或A、B、C三类,各层次学生结为对子,使学生在提高个人学习成效的同时,提高组内整体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群动力场。
思维导图是托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思维导图是一种教学策略,利用其思维可视化支架的典型表现形式可以增强教师备课的框架意识和归纳梳理能力,有助于教师建立知识体系,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上的逻辑性、推理性与科学性。同时,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利用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管理,帮助学生学习、思考、梳理及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可视化,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等。人
二、在小组合作下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在数学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许多学生在学习新的课程时,没有对新课程进行好的预习,或者预习不到位,没有理清教材的整体思路,对新课将要讲解的内容缺乏整体的把握。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运用思维导图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预习。通过预习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学习内容的基本结构。例如,在新课标华师大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这一章的预习上。
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先画平行四边形,在里面写上“平行四边形”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然后从主题的中心点发散划分支,将这一章将要学的概念、性质、定理,以写在分支上。具体的分支内容也可以按照主题和分支的方法进行划分,帮助学生理清这一章的脉络,理解《平行四边形》这一章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形式。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在预习过程中用“√”、“×”、“?”等符号标记预习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学习预习中没有弄懂的知识点,重点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要点。同时,借助小组中的数学学科组长进行课前预习逐一检查,并进行小组评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应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堂展示
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展示和讲解思维导图,与同学分享预习成果,这一环节是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前思维导图的展示和讲解,要求展示者必须思路清晰,同时对课程内容有独特的见解,组内其他同学可补充。评价组或教师给予点评。如第一组的第一个学生说:“我以平行四边形轮廓图为思维导图中心,主要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应用等这几方面的内容……”;第二个学生补充说:“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问题一般要转化为全等三角形来解决”。通过学生的展示,可以从学生的讲解中了解其真实思路和预习状态,其他学生也可以从他们的讲解中取长补短。这一环节也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和互动。
(三)应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复习
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单元的复习总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复习总结的兴趣。在复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回忆思考,找出这一章所讲述的重难点,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画出思维导向图,并上交到小组中进行相互批阅。教师指导各小组成员对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指正修改。最后在复习课上抽取典型的作品进行补充和拓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除了按章节复习外,教师还可以按照知识的分类进行复习。例如方程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支点复习,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交叉关系进行系统复习,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在复习中,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思维导图的网络知识结构,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学生在复习中能够不断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和完善,对新知识和旧有知识进行整体把握。
思维导图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通过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学会学习的目的。而基于小组合作下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使师生不断地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从而取得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寇和艳.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
[2]肖俊.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