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如何科学实施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尹军锋
[导读] 与初中阶段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
        尹军锋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学   甘肃省  天水市  741023
        摘要:与初中阶段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而由于不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构架、认知能力上差异性较大,如果在教学中对所有学生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思路,势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而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则无形之间有效化解了这一问题与弊端,既增强了教学措施、方法、手段的针对性,又提升了教学活动、内容、目标的实效性,并促使学生在分层学习、分步提升、分类达标中更好学习物理知识,深度把握物理内涵,全面实现认识蜕变。因此,教师在落实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分层教学的实施、应用、渗透,并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就学习内容、目标、要求、措施、活动等科学分层,给予不同学生多元而高效的分层指引,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认知迁移中更好学习物理知识,切实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实施;分层教学
        通常情况下,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潜能、发展夙愿、知识基础分布上都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即满足1:2:1这一分布原则。这使得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有着很强的必要性,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物理学习发展需要,又符合初中物理教学开展的基本规律。可以让不同学生根据自己认知特性,结合自己学习现状在符合自己认知层级要求和标准的发展状态下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内涵、探究物理本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得以实现的基础便是对学生、知识、问题、活动、措施、作业、评价等诸多教学要素的精准分层、科学分层、高效分层,如果在分层过程中违背分层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在借助分层教学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时,应该对影响分层的诸多因素科学分析、深度研判,并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确保分层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实施的基础上,对学生给予分层指导、分层引领、分层驱动,促使各类学生的分层教学的辅助下逐步提升学习能力,切实释放认知潜能,更好释放发展夙愿,开启全新求知发展旅途。
        一、科学实施学生分层,激活学生认知潜能
        针对不同学生的集体情况,教师可以以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为参考,对学生科学合理分层。将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者划分至A层;将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潜力较大者划分至B层;将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成绩不佳,但是提升空间较大者划分至C层;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能力比较欠缺,且学习习惯不良,发展潜力不足者划分至D层。同时,根据不同层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发展变化情况,对于其层级开展动态调控,让优生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中等生获得更多需要和满足,学困生获得更多进步与成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层级划分中,切忌片面性、单一性评判不同学生学习情况,更不能单纯依照成绩、表现、现状等开展层级划分,以避免由于分层不科学、不合理而挫伤部分学习的学习热情,影响部分学生发展。另外,对于不同层级学生,教师应该确立阶段性、持久性突破目标,并对其加强监控、及时督促,让不同层级学生可上可下,有进步者提升至高一层级,出现退步者调整至低一层级,让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自我完善、更好发展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二、切实确保目标分层,适时更新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落实的情况如何,必须以分层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参考。如果每一层级的教与学目标与各层级学生实际、知识实际相背离,不契合,分层教学的效能则难以凸显。

因此,教师在分层级教学落实中,应该以分层目标设计为核心,就不同层级学生物理学习中涉及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科学设定,全面落实,既要确保目标的针对性,又要凸显其实效性,进而帮助不同层级学生在达成分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为实现认知迁移而提供助力。一是分层目标必须贴近学生实际,针对不同层级学生情况适当延展,让学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认知提升中获得发展。二是分层目标必须关注学生需要,凸显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促使学生思想、心理、情感积极健康发展而给予保证。例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凸透镜结构特点,应用情况,成像原理三方面出发,对每一层级学生设定具体目标,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分层达成学习目标,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整体性总结与补充,将各层级学习目标串联起来,让学生就自己所处层级之外的知识、内容、问题予以扩充,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驱动下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三、积极寻求措施分层,精准设置教学任务
        为了确保不同层级学生认知夙愿获得切实满足,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分层措施时,应该具备基本的分层意识,并就教学任务、活动、要求等合理分层。一是针对不同层级差异,对课前预习任务、课堂教学任务、课后作业任务有效分层,尽量鼓励学生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状态下积极参与、深度探究,对涉及的具体任务认真完成,并就自己各类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面临的挑战等分类整合,在必要时段向高一层级同学或者老师请教,以帮助其夯实学习基础。二是结合各类教学活动,对不同层级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体验、参与、探究、互动的机会,并加强评价与督促,鼓励学生在竞争中提升自己,在互助中发展自己,对于学习效果显著,发展提升明显的学生,给予肯定,并适时调整其层级,促使其获得更好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分层作业的落实,帮助不同层级学生更好巩固自身所学,更好提升认知发展能力。例如,在“串联和并联”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层级学生情况,课前设置分层预习任务,课堂开展分层指导,课后布置分层作业,让学生在不同分层任务驱动下更好掌握串联、并联的具体知识,获得发展和提升。
        四、结论
        总之,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高效实施,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能的提升、学生夙愿的实现、学习需要的满足,都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既增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又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发展性、丰富性、自主性,可以让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层级开展知识探究、进行问题解答、寻求能力优化、获得更好发展。因此,为了科学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教师在落实分层教学时,应该以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为基本参考点,对教与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要素、元素等科学分层,有效分层、精准分层,在确保分层教学深度落实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灵活优化,寻求教与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迅.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4):106.
        [2]马小梅.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91.
        [3]王秋晓.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31):37.
        [4]钟笑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15(A5):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