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夹河高中 221100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又可以为诸多经济、政治、哲学知识更好应用于社会实践奠定基础。但是,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很多师生在高中政治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以知识的填充、灌输、讲授为主,忽视了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殊不知,只有以问题为载体,让师生在提问、解惑、质疑、探究、交互中方可获得多元思想认识的交融,实现对于政治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握。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指导中,应该以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为抓手,设计出诸多具有探究性、互动性、研讨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起问题意识,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意提问、积极提问,在问题的解答、研讨、探究中更好学习高中政治知识,逐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对学生深刻理解现实生活现象,充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明确指引。这使得以高中思想政治为载体,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着很强的必要性、现实性。然而,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往往存在手段比较单一、措施不够丰富、路径极为狭隘等弊病,加之思想政治所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庞杂而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单纯依靠理论讲授与知识灌输,很难取得理想效果。而问题意识培养的引入,则可以最大限度拓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且可以为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思想认识、师生之间共同探究具体学习内容提供多元助力。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度渗透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答问题中实现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精准把握,深度认知。
一、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潜质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完备,内容构架比较宽泛,可以衍射至经济、政治、哲学等诸多领域。只有建立起丰富而完备的知识体系,方可为学生更好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内容,逐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从解剖教材、掌控大纲、梳理思路入手,就不同知识内容以明晰而丰富的主线串联起来,并与生活现实有机关联,带动学生在坚实、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实现对不同学习问题的深入理解、多元学习内容的充分感知,将教材、学生、教师、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分析,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探究新问题。以确保学生所发现的问题既紧密关联所学知识,又充分衔接生活现实,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潜质。一是从知识体系入手,结合教学案例、生活现象等,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探寻问题、研讨问题,在问题的争辩、分析、解答中获得对于所学知识内容更为充分的理解。二是由知识体系开始,就具体教学内容无限发散、多元探究、让学生自行对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构建,并针对自身个性化问题,向教师、同学求助,以达到充分完善知识体系,激活学生问题潜质的目的。例如,在开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朴素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其内涵与外延深度拓展,引入对应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知识,并构建具体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解决具体哲学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完善知识体系,在问题与知识的关联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潜质。
二、搭建丰富的认知平台,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
很多时候,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之所以不会提问、不善提问,主要是因为其害怕出错,担心自己的提问会受到同学讥笑而伤害自尊。
殊不知,任何学习问题的提出与发现,都直接反应着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状况。对此,教师应该积极搭建平台,对学生多鼓励、多倡导、多指引,让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提出异议。并对于能够及时提出不同问题的学生给予大力肯定,让学生认识到质疑与提问时帮助其更好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法宝,进而在无形之中实现质疑、提问、探究意识的培养。一是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该把握基本的规律与方法,从学生心理、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入手,在循循善诱中凸显问题的层次性,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处于不同认知阶层的学生均可获得质疑、探究、反思、提问的机会,达到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切实增强。二是在学习活动中,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研讨的机会、时间、空间,并有意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去思考、交流,让学生在彰显自我夙愿中获得质疑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多变的价格》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疑:为什么价格不是由供求决定,而是由供求影响的?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大胆猜测,让学生在争辩、讨论、交流中突破肤浅思维的束缚,消除错误认识禁锢,获得更为充分精准的理解。
三、创设多元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解答问题的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具体问题情境的激发与调动。因此,教师应该以问题情境创设为辅助,借助媒介资源、生活素材、现实问题等,将学生引入丰富、多元、宽泛的问题情境,实现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激发、充分调动。一是灵活融入网络媒介,就具体思想政治知识用视频、图画、微课等直观展示,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在突破思维误区、获得充分认识中增强其问题意识。二是适度引入生活素材,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社会热点、多元议题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去分析、探究、质疑、解答,在多元情境刺激下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元、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图片,并引入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随后引入问题:歌词中描绘了青花瓷的那些时代特性与别样风采?其与我们所学内容由那些关联?组织学生在研讨探究中获得认识和理解,达到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深度培养与充分激活。
四、结论
总之,将问题意识培养渗透至思想政治教学,并积极为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提供助力,已成为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得以更好开展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之间就能实现,必须在长期性、多元性、针对性培养中方可获得强化,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时,应该将思想政治培养充分贯通至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实现发展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并给予学生更为充分、多元、丰富、全面的教学指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探寻问题,乐于交流问题,在突破一个个问题难点,找寻一个个极大思路的过程中实现对于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内容的更好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慧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高考,2019(32):107.
[2]张新欣.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8):159.
[3]旦正才让.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高考,2019(09):153.
[4]孙永杰.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