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琼、雷莎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勉县逸夫小学 陕西省汉中市724200
摘要: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对于思维还不够完善、认识仍不够健全的小学生而言,实现数学应用题的精准分析、高效解答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由于很多小学数学应用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更渗透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的考查,其要求在解答之前必须明确题意,梳理思路,精准研判。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小学数学应用题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其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对生活问题的浓缩、延伸、拓展,这使得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指导中必须就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进而帮助学生开启思维,获得理解,准确解答。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应该从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引导入手,根据学生认知现状与思维特性,对审题、辨析、整理条件、分析推理、列式解答、检验等各个环节讲清讲透讲通,让学生在把握基本解题规律的基础上,更好理解应用题特性,深入把握应用题实质,获得认知蜕变,实现能力提升。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很多应用题,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探究性、延展性、发散性、开放性特质,其既考查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数学思维,又反映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综合能力。可以说,只有突破了应用题解答过程中的诸多困惑、问题、疑难,方可实现数学思维的蜕变,能力的升华。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以致目前很多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指导不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解题方法模式化和套路化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应用题总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而且,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不充分、不深入、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应用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切实激活,教学效率依然比较低下。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指导时,应该从具体题型、题目、题干出发,积极探寻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教学策略、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在突破一个个难点,掌控一个个关键中更好解答应用题,开启全新认知发展旅途。
一、科学创设情境,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
很多小学数学应用题,都是对于现实生活具体问题的延伸、拓展、提炼。这使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指导活动的开展,与具体教学情境的刺激与引导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该以创设情境为辅助,将不同题型、题意、问题与生活现实结合起来,并不断去唤醒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对于诸如生产问题、盈亏问题、路程问题等,教师可以将其切换至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现实与题目对接与切换的过程中,实现对题意的化简,获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判别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实现思维的启迪与激活。例如,在分数类应用题:已知甲数和乙数,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整数与分数之间相似之处的分析,将此类应用题转换为整数类应用题,使原题变为:已知甲数和乙数,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引导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应用题进行合理的推论分析,探寻其中的解答条件及数量间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对于学生应用题解答思维的启迪。
二、借助高效活动,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
由于很多学生数学思维、意识、能力,知识构架、储备、形成等都不够完备,这使得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逐步消除学生在心理、思想、情感上对应用题的畏难,并积极投身解答应用题探索之中。通过动手、动脑、发问、质疑、争辩、探究,促使其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在分析推理、探究体悟中,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条件关系,在浓郁兴趣驱使下实现认知迁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游戏活动、竞赛活动、实践活动等策略,从基础知识入手,渗透对于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于潜意识间将生活现实与具体题目关联起来,逐步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提升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适时“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只“小鸡”,多少只“老鹰”,每当“老鹰”捉住一只“小鸡”时,教师边即时提问:还剩下几只“小鸡”?接着继续追问:捉住的一只“小鸡”是从那里去掉的?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教学内容,获得对于应用题初步解答意识的培养。
三、融入多元指导,注重对于学生解题规律的探索
虽然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比较复杂,既涉及知识的应用,又涉及思维的整合,但其解答,依然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很多学生在应用题解答中所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其思维、方法、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分析意识不足、计算运算不熟、单位换算出错等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加强强化训练,一是加强对基本运算法则或者规律的掌握情况训练;二是加强对计算熟练度、精准度、有效性的训练;三是加强对计算速度、效率的训练。让学生在针对、多元、科学训练中,拓宽思维,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例如,针对同类应用题:(1)已知甲数和乙(甲)数比甲(乙)数多(少)几,求乙数。(2)已知甲数和乙(甲)数是甲(乙)的几倍,求乙数。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探寻不同应用题之间的规律与差异,接着指导学生确定甲乙谁多数少,随后来确定具体算法,总结规律:求多用加(乘)法,求少的用减(除)法。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归纳探究、分析总结,从分析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入手,获得对于应用题之中干扰条件的排除,实现对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塑造。
四、结论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占据着重要比重,其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关键点,又是师生必须面对且突破的核心问题与主要瓶颈。而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策略的落实,既是一门艺术,又有着很多学问,更有着很多可供把控的规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指导中,应该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导向,对给予学生探索、体验、感知、做练的机会,针对不同学生在思路、方法、研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灵活指导,精准施策,让学生在突破一道道应用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学习自信,提升其数学素养,用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迫切的欲望、浓厚的兴趣去迎接应用题挑战,实现能力蜕变与思维飞跃。为确保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得以科学应用,精准解答而提供保证,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马武芳.浅析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中华辞赋,2019(10):119-120.
[2]张洪霞.浅析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99+115.
[3]宋丽影.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小学时代,2019(19):47-48.
[4]韩延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提高策略[N]. 发展导报,2019-04-1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