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王红星
[导读] 进入初中阶段,很多学生都喜欢用属于自己的视觉来审视身边的美好事物
        王红星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实验中学   110300
        摘要:进入初中阶段,很多学生都喜欢用属于自己的视觉来审视身边的美好事物、现象、风景,并将其借助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方式予以表现。这使得以初中美术教学为载体,加强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而审美能力又属于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基本构建,其对于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塑造、美术潜能的开掘,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让学生在发现美、感知美、品味美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美术技能。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并针对不同学生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将审美能力培养渗透至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在积极投身美术教学实践、高效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于自身审美能力、综合素养的深度塑造与切实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现实生活之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线条之美、画面之美、色彩之美、形象之美、空间之美、质感之美,对于这些美的欣赏、发现、感知、探究,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意识,也是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加强培养的重点与核心。然而,在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很多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普遍不够重视,很多学生都存在审美能力不强、审美意识不足等弊病。这一现实窘境,直接制约了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培养,也严重限制了初中美术教学效能的提升。对此,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探寻措施,全面寻求变革,针对不同学生认知发展需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探究性、延展性的美术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感知、充分品味中获得自身审美能力的逐步提升与全面增强。
        一、融入多元素材,组织学生观察体悟,深刻理解身边事物的美好
        俗话有云:现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正处于认知认知迁移期的很多中学生而言,教师在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时应该从最基本的观察意识培养入手,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体悟,并在不断发现、深入领会、积极评鉴中慢慢形成发现美、认识美、探寻美的意识,为促使审美能力提升而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身边之物入手,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观察与互动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视觉去探寻同一事物之不同、之特别、之差异,使学生对认识新鲜之物萌生浓厚兴趣,于潜意识之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应该从教材素材分析入手,结合教材中所呈现的不同美术作品,并结合具体生活实物,引导学生在对比、研讨、探析中去感知抽象之美、形象之美,开展审美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应该以多媒体为辅助,借助图画、视频、摄影等美术资源,让学生不断塑造与持续培育中增强其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纸雕塑》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为辅助,出示诸多鲜活生动的“纸雕塑”图片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鉴赏、判别。在确保学生获得第一感觉后,适时设问:这些作品好看吗?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观察,并就自己对于不同“纸雕塑”的认识分享交流。随后,教师再引入诸多造型各异、特色鲜明的“纸雕塑”,组织学生近距离观察、多角度赏析,促使其在丰富多元的观察、认识、分析中获得对于不同“纸雕塑”的充分理解,以切实增强其审美能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认识美术创造的美好
        面对多元、丰富、鲜活的美术实践活动刺激,不同学生的美术创造夙愿也会获得切实激活。但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观察和教师讲析来提高,则势必如空中楼阁,无本之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教师在具体教育和培养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意识的培养,以促使学生在积极实践、深刻体验中去创造美、表达美,促使学生在审美意识层面获得切实提高。一是要加强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动手实践产生浓厚兴趣,以切实增强以审美能力。二是要加强对绘画创作活动的指导。每一幅比较成功的美术作品,除了外在画面之美外,都蕴含着美好的思想和情感,很多学生用自己笔触所描绘的美术作品,虽然难以达到很高标准,但也于不同侧面反映着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应该通过绘画指导,让学生带着思想和情感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夙愿与积极情感,为其审美能力提升注入新鲜血液。例如,在《黑白版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动手创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利用普通硬纸、砖块、木块、石膏板、橡胶版、肥皂、塑料等素材来制作自己喜欢的版画,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实现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融入名作鉴赏,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全面感知美术作品的美好
        面对题材多样、内涵丰富的诸多美术作品刺激,很多学生自会站在自己的视觉去鉴赏、感知、品味。因此,教师应该以欣赏、品鉴、观摩名优美术作品为驱动,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善恶美丑判别意识,进而实现审美能力的培育与塑造。因此,教师在不同美术知识教学中,应该适当融入对应的名作、名品的赏析教学,引导学生用作者的眼界和视觉来感知其魅力和价值,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去认识、理解作品的特点,将审美能力培育融合至学生美术教学的方方面面,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保证。例如,在进行“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对应的国内名家美术作品,带动学生在对比分析、鉴赏品味中理解国画中线条、明暗、色彩、质感、肌理等艺术语言和组合因素的特点。在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中品味其细腻的笔触,在徐悲鸿的《八骏图》、?《奔马图》?中感知其作品的内涵。在诸多国画名作鉴赏品味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论
        总之,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之间就能实现,其必须以科学、多元、丰富的高效指导为驱动。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指导中,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适时融入多元素材,逐步拓宽教学路径,全面优化教学措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增强美术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美术素养,将审美能力培育渗透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以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体验、充分感知中学会发现生活之美,探寻自然之美,认识世界之美,学会观察、创作、感知、鉴赏,敢于创新、变革、尝试、表达,在逐步凸显初中美术教学效能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更好塑造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婷.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索[J].明日风尚,2019(19):76.
        [2]廖儒.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9(39):81.
        [3]陈燕才.刍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27):159.
        [4]吴勇.初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